上海航运服务功能升级 综合试验区政策效应显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9-15浏览次数:157

   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主任黄融今天透露,"十二五"时期,上海航运中心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航运服务功能不断健全,综合试验区政策效应显现。

  黄融表示,上海"三港三区"联动已初现成效,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实质性启动"三港三区"联动工作,形成"三区"统一的企业运营平台,有效实现了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的互补。建立了"常年展示、保税库存、先检后报、三港联动"的进口汽车保税展示新模式和新平台,推进了保税业务的开展;航空保税展示馆实现开馆。

  黄融说,上海水水中转集拼业务得到深化,相继开拓了厦门、南京等8个口岸的集货渠道,实现水水中转集装箱从外地口岸转关至洋山陆上园区退税。同时,营业税免征政策进一步落实。截至今年上半年,共为洋山保税港区的国际航运、物流仓储企业免征营业税33.86亿元。在此政策吸引下,2010年,洋山保税港区新增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56.4%,一批跨国公司分拨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中远航运、神华中海、中外运阳光速航等大型航运企业纷纷入驻洋山保税港区。

  黄融介绍说,上海航运交易所已成为全国唯一的出口集装箱运价备案受理中心、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备案中心和航运交易运价指数发布机构。国家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共同设立了国际航运信息中心,发挥着航运信息集聚、发布和分析的功能,引导航运市场健康发展。同时,成立了上海船员服务协会,推进建立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争取中国船员招募中心、国家级船员服务行业协会落户上海,推进船员专业人才市场建设,促进船员市场有序流动和健康发展。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资本类型的国际海上运输和辅助服务企业集聚上海,总数超过1000家。"黄融介绍说,目前在沪的国际航运相关的外资机构达到250家。全球十大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九大船级社分别在上海设立了总部、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海事仲裁、运价交易、保险公估、航运咨询等国际航运专业服务机构相继在上海建立。非双边海运协议关系国在华设立独资公司、航运经纪人准入制度均首先在上海取得突破。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