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吴淞检验检疫局助力邮轮经济发展纪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8-15浏览次数:7

    伴随高亢的汽笛声,滔滔长江水又一次见证了吴淞在上海航运版图上的重新崛起。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大战略的重要载体--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优势不容忽视:已落成的2个大型邮轮泊位可以同时靠泊1个20万吨级邮轮和1个10万吨级邮轮,码头综合通过能力为每年60.8万人次。
    上海市邮轮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纳入上海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规划,发展邮轮经济成为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吴淞检验检疫人也已迈开了坚实的脚步,紧抓当前上海国际航线布局调整的契机,以贴近工作实际为突破口,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创新把关服务模式。
    新机遇赋予新使命 新任务面临新挑战
    --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骄阳似火,码头检验检疫人员指导工人进行供水操作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自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在江中打下第一根桩时起,上海吴淞检验检疫局便第一时间派出专家介入港口建设规划布局、扎根工地指导检验检疫设施设备配置,同时搭建沟通平台,加强协调。经过近3年的建设,终于成功完成了疾病排查室、快速检测室、临时留验隔离室、传染病负压隔离室、红外测温仪、反恐用门式放射性检测仪等各项硬件设备的配置,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各项行政许可却遇到了"瓶颈":邮轮靠泊后需要供给生活饮用水,候船厅里的免税商店也即将开张,但码头供水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尚未申办,而港口的工作人员调换频繁,新同志对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检验检疫卫生要求和实际操作流程,乃至申请行政许可证过程还是一头雾水,眼看泊船在即,而邮轮方希望能够尽快补给饮用水,令港口的负责人头痛不已。
    得知了港口的困难后,吴淞局立即制定出工作推进表,派出党员干部亲临一线,与码头的相关负责人联络沟通,详细了解码头方遇到的实际困难,紧紧把握码头服务需求导向,并现场开展"一对一"的辅导。检验检疫员一步一步地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供水单位和免税商店准备办证材料,使其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工作方向,带动邮轮港人员尽快完成卫生许可证申请工作。
    码头作业岗位多样,只有采取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培训,才能更有成效。检验检疫人员根据码头供水和食品销售人员岗位分工的不同,为相关从业人员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因材施教",培训内容减少了书本的教条化,强化了操作的实用性,突出检验检疫卫生要求的重点,尽可能迅速有效地让工作人员掌握工作重点。
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骄阳似火,码头检验检疫人员指导工人进行供水操作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们从余氯测试仪的使用、供水管道的消毒存放、加水口的安全设施、检测消毒台账的建立等方面一项一项地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演示、手把手地开展培训,确保其可以快速熟练地掌握操作要领。
在检验检疫引导、邮轮码头配合的方式下,港口卫生作业流程逐步规范,为保障邮轮食品饮用水安全、提升质量监管水平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严把食品关 确保供船食品安全和游客健康
    --直到这一刻,劳累一天的卫生监督人员才算松了一口气
    严把口岸食品安全工作是关系出入境人员健康的重中之重,吴淞局把关"东方之睛"特别严格。
    2012年5月17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迎来第一艘母港邮轮"维多利亚"号的停泊,邮轮所在公司举办了主题为"意大利歌诗达唯美启航"的大型酒会,邀请300多位国内外嘉宾。5月的上海气温骤升,各种致病微生物更易滋生。为此,上海局卫生处特地提供技术支持,吴淞局也派出精兵强将,确保海港口岸上首次露天酒会的食品安全卫生。
    按规定,承办酒会的邮轮方需要提前一周将申报材料和食谱上交给吴淞局的卫生监督人员。但当时邮轮尚在海上巡航,无法与其联系,而酒会的筹办又迫在眉睫。吴淞局卫生监督人员立即找来"维多利亚"号邮轮的代理小彭和小李,让他们转告船方上交酒会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方案、紧急预案、食品安全承诺书等材料。两位代理聪明勤快,3天时间就把材料交给吴淞局,及时领到了检验检疫局签发的大型酒会临时卫生许可证。
酒会当天上午10点,4名卫生监督人员携带食品快速检测设备登船进行食品全过程卫生监管。首先,他们确保所有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良好并均有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培训资格证明。由于当天所有的食品原材料都来自国外,卫生监督人员认真核实来源及产地。随后,他们又到储存鱼类、肉类和果蔬的库房检查储存温度、卫生条件及食品的感官性状。接下来,卫生监督人员来到厨房间对食物加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邮轮方还被要求做好各类食品的留样和标签记录。卫生监督人员认真完成餐饮用具进行表面清洁度的快速检测,并要求邮轮方在酒会入口设置两台免洗手部消毒器,保证每一位用餐者的卫生。晚上9点,酒会圆满结束。现场的卫生监督人员督促酒会工作人员将剩余的全部食品放入垃圾袋移运处理。直到这一刻,劳累一天的卫生监督人员才算松了一口气。
    严防口岸疫病疫情 快速处置反应迅速
    --检验检疫人员数天的紧张忙碌,只为加快通关效率,服务邮轮经济 
    2013年,吴淞口岸入境邮轮进入井喷期,出入境旅客大幅增加。上半年,吴淞局检疫入出境邮轮艘次数96艘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91%,检疫出入境总人数2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3.6%。面对如此繁重的检疫任务,吴淞局宝山办事处15名检疫人员不畏困难,知难而进,防控疫情的思想从未懈怠,时刻紧绷"疫情"这根弦。今年上半年,该局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起14例,其中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4例,放射性超标1起1例。
    今年4月,随船检疫人员在登轮时得知邮轮前几天发生过100余人腹泻事件后,立即对船方提出阻止疫情蔓延的指导性意见,并做好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留存工作。随船检疫人员随船检疫时细致而辛苦的工作为这艘邮轮靠泊后的检疫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3天后,当这艘邮轮靠泊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时,船上疫情已被完全控制,除个别病人外基本都已痊愈,岸上检疫人员登轮后迅速实施快速检测和采样送样,仅在一小时内就完成了全部入境检疫手续,没有影响邮轮上的旅客下船外出旅游的形成。由于送样及时,6个小时后,根据实验室传来的检测结果,确定这起群体性腹泻为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事件。此事件过后,吴淞局又针对随船检疫中突发群体性腹泻事件的处置流程进行了优化升级,并写成了邮轮诺如病毒感染调研报告。检验检疫人员数天的紧张忙碌,只为加快通关效率,服务邮轮经济。
    今年3月底,上海、安徽等地先后出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吴淞局迅速按照上海局的部署,积极开展应对工作,实施5项措施加强辖区内口岸防控。为了防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传入传出,吴淞局在这段特殊时期加强入出境病例的医学排查,病例数占到整个上半年查出病例总量的60%。由于措施得当、保障有效,直至防控人感染H7H9禽流感疫情进入常态化,吴淞口国际邮轮未发生禽流感疫情的传入传出。
    把关监控稳中求变 创新检疫查验模式
    --检验检疫人员大胆创新,提出了"关口前移"的查验模式
     "时间短,客流大,行李多"是国际邮轮旅客携带物入境的特点,在两轮或多轮同时靠泊码头时,快速通关的需求更加突出。然而旅客短时集中通关非常不利于现场检疫人员开展查验工作。今年,检验检疫人员根据以往的"人-机-犬"查验模式的缺点,大胆创新,提出了"关口前移"的查验模式:在启用"人-机-犬"三位一体查验模式的同时将关口前移,在旅客入境通道处增设一个旅客随身携带物行李查验岗,并增配一只检疫犬。结合后续的旅客托运行李查验,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携带物疫情检出率,有效达到了控制疫病疫情传入传出的效果。采取以上新模式后,针对不同类型的邮轮入境旅客查验,禁止进境物截获率较去年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自今年2月邮轮码头开港至7月,吴淞局已对34万多件次托运行李实施检疫查验,在旅客行李中截获禁止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654批次,共计227.8千克。
前一个时期,我国各地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受到广泛关注,上海局为此下发了《关于加强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来自或经停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的入境航空器、国际航行船舶、列车,在下客悬梯口和旅客入境通道口设置消毒垫,对入境人员实施鞋底消毒。
    根据《通知》要求,吴淞局及时制定方案,借鉴外国港口、机场的先进经验,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设计和模拟试验,研制了具有动植检宣传和警示用语的消毒地毯,并首次铺设在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旅客入境通道上。每条消毒毯长6米、宽2米,浇洒消毒药剂后,可对来自传染病疫区的入境旅客实施鞋底消毒。实践证明,消毒地毯不仅起到了宣传和消毒的实际效果,保障了口岸安全,而且美观实用,保证了便捷、清洁口岸通道形象。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业务研讨氛围浓
    --吴淞局活跃着两支业务研讨小组,"传染病监测监管业务研讨小组"以及"卫生监督业务研讨小组"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