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7-11浏览次数:158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冲刺时期,也是上海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重要时期。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切实提升上海的城市核心竞争力,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一、《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情况

  第一,《三年行动计划》充分考虑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面临的新机遇、新要求。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国际上看,全球经贸新格局、绿色航运新趋势、航运技术新突破将深度影响航运业发展方向。从国内看,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决策部署,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市交通委牵头研究编制《三年行动计划》,在总结回顾"十三五"前期建设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三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三五"规划的有效补充。

  第二,服务国家战略,立足高质量发展编制《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涉及领域广、产业跨度大、关联部门多。为确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在编制过程中,主要突出"三个围绕":一是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以国务院〔2009〕19号文件为指引,充分体现"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布局要求,将国家发展任务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紧密结合。二是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平台,营造航运发展环境,集聚航运要素,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辐射服务能力。立足航运中心转型升级,重点突出绿色航运、智慧发展和服务品质提升。三是紧紧围绕区域合作,在立足上海的同时,充分体现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发展。

  二、《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三年行动计划》正文包括四个部分,明确了今后三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主要是落实国家和上海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决策部署,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契机,对标国际航运最高标准,全力提升海空枢纽、邮轮母港的服务效率和品质,全面强化现代航运服务业对内集聚和对外辐射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航运业营商环境,在国家战略实施、区域协同发展和航运产业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提出今后三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并对总体目标加以分解,提出三方面具体目标,一是航运枢纽功能国际领先。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建成以智慧高效的集装箱枢纽港、品质领先的航空枢纽港、国际一流的邮轮母港等为特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航运运营中心。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4200万标准箱;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2亿人次,货邮年吞吐量达到440万吨;邮轮年接待出入境游客350万人次。二是航运服务能级大幅提升。提高现代航运服务业对外辐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基本建成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集聚航运服务全要素。全球百强航运企业和国际航运组织进一步增加,海事法律与仲裁、航运融资与保险、海事教育与研发、航运咨询与信息等服务能级进一步提高。三是航运创新能力全面增强。深化航运制度创新,对标国际贸易便利化最高标准,口岸综合效率和营商环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航运科技创新高地,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应用,实现航运产业转型发展。枢纽港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实现能源清洁、能耗节约、污染物受控、土地岸线资源集约利用。

  第三部分:主要是提出了今后三年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对标国际一流,全力打造世界先进的海空枢纽。完成洋山四期工程后续工作,加快推进外高桥港区八期工程建设。建设浦东机场三期、虹桥机场T1航站楼、浦东机场第五跑道工程,推进浦东机场总体规划修编;优化上海地区空域结构,深化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提升两场航班放行正常率;争取对上海开通和加密国际航班的政策支持;提升国际航空货邮中转功能,推进快件、冷链物流和跨境电商等细分业务开展;发展机场旅客中转业务,扩大旅客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推进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后续工程建设,优化完善口岸配套设施;建立邮轮旅客凭票进港、凭票登船机制。优化完善枢纽港集疏运体系。推进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推动长江口大型船舶超宽交会常态化运行。推动江海直达运输,加强船员培训和安全监管。推进外高桥内河港区一期工程项目和大芦线二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推进沪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建设,力争沪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开工,推进铁路进外高桥港区。优化完善外高桥港区周边路网,建设郊环北部越江通道工程,建设临港集卡服务中心。加快浦东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编制,推进轨道交通引入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机场联络线前期工作,完成轨道交通二号线东延伸改造工程,完善机场周边路网。

  二是贯彻绿色理念,促进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编制实施新一轮《绿色港口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管控措施,加快岸电设施推广和应用,推广LNG动力内河船舶应用,提高港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能源使用率,全面落实港口、船舶污染物的规范接收处置。全面具备向停靠飞机提供桥载电源的能力,支持机场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长江口深水航道E航海示范区,建设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和长江集装箱江海联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完善集卡预约平台功能,全面推行港口业务网上受理,推进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提货单电子化。浦东、虹桥机场打造全流程自助服务候机楼。修编发布《上海港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合理布局锚地,提升不良气候条件下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外高桥危险品堆场工程。

  三是树立品牌观念,全面提升现代航运服务能级。打造上海航运金融产业集聚区,深化北外滩"航运服务总部基地"建设,吸引航运服务功能性机构落户;打造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促进航空要素集聚和交易;建设吴淞口邮轮总部基地,丰富邮轮商业服务,打造邮轮物资配送中心。推动船用保税油许可制度创新,完善国际船舶登记服务,建成洋山国际船员服务中心。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推进航运仲裁信息化服务。深化航运保险注册制改革,拓展航运保险指数功能。完善融资租赁登记、查询和配套司法服务,协调解决融资租赁飞机实际入区问题。打造"上海航运指数"品牌,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业务。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运智库,加强国际间协同创新。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全球知名度的一级博物馆。

  四是加强区域协同,合力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强化长三角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岸线联动开发,鼓励以港航龙头企业为主体开展区域合作。鼓励机场之间构建联盟体,创新跨区域机场运行管理体制。发挥长江经济带航运联盟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示范效应。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航合作机制。支持航空公司拓展"一带一路"国际航线网络。支持和推动保险机构大力发展海外投资保险等业务。充实"一带一路"航贸指数的内涵,加强指数应用和推广。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法律服务、海事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

  第四部分:主要是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优化航运发展综合环境、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增加政策支撑及资金投入四个部分。

来源:中国水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