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Hans Nagtegaal:鹿特丹港2025年迎接无人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1-15浏览次数:180

  作为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每年处理4.67亿多吨货物,船舶挂靠30,000余艘。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化石燃料板块收缩,但 LNG 和生物燃料板块涨势喜人。尽管亚洲港口的崛起,让曾经雄霸一时的鹿特丹港失去了货量上的比较优势,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仅位居全球第十一位。然而,鹿特丹港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让该港成为亚洲货物到达欧洲最重要的转运港。同时,鹿特丹港在数字化创新、打造智慧型港口也是不遗余力。
过去的一年,对于鹿特丹港来说,是互通互联、变革创新的一年。从年初提出"打造全球最智慧的港口"到推出数字化应用程序Pronto,再到与荷兰银行、三星SDS启动区块链试验项目,物联网、区块链、3D 打印、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等新兴技术,正成为鹿特丹港管理当局优化港口服务、实现港口与船舶互联的新手段、新筹码。
近日,鹿特丹港集装箱板块总监Hans Nagtegaal就上述问题,与航运界网分享了他的看法,以及他眼中的鹿特丹港。
Hans Nagtegaal于2015年加入鹿特丹港管理局,负责与集运船公司(远洋、近海、支线)、滚装船运营商、码头和仓库的商业联系。
他于1988年加入铁行渣华,之后在Safmarine和尼罗河航运公司从事销售、贸易、运营等工作。有着30年从业经验的他深知,数据决策对鹿特丹港有多么重要。
"鹿特丹港要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必须有战术和战略决策支撑。"
过去的数个世纪,港口基本依靠无线电和雷达通信与船长、引航员、码头运营商、拖轮沟通,为港口运营做出关键性决策。而如今,航运界正在开启新的创新之旅--航运互联(connected shipping)。就像汽车界的无人驾驶汽车一样,互通互联的船舶(connected ships)是自动运行的,彼此之间可以进行通信,避免碰撞的风险。鹿特丹港的目标是,到2025年接待无人船。
这样远大的愿景,鹿特丹港首先以物联网技术来赋能,将在港口岸线42公里的范围内,从鹿特丹市到北海的陆域和海上区域,沿着码头的墙壁、系泊柱和道路安装诸多物联网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采集潮汐、潮流、温度、风速和风向、水位、泊位可用性和能见度等水文、气象等数据。
收集来的数据经过IBM的云端物联网技术分析后,转化为决策支持数据,从而为减少船舶等待时间、优化船舶靠泊和装卸提供数据支撑。具体来说,风速、(相对)湿度、水的混浊度和盐度,水流和水位、潮汐等数据可以用来预测某一天的能见度,计算船舶的净空高度。而通过预测水文条件和风向、风速,则有助于判定船只能否顺利入港。毕竟,平静的海水和天气条件可以降低燃油消耗率,提升每艘船的有效载荷,确保货物安全抵达。
此外,港口运营商还能同时看到所有不同相关方的业务进展,让这一过程变得更有效率。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航运公司和港口方面可以节省1小时的在港停泊时间,这相当于为船舶运营商节省8万美元,港口每天也因此能接待更多的船只。
Hans Nagtegaal相信,信息共享是趋势。目前许多公司都在开发各种工具,希望能为客户创造价值。船公司、码头、货代、物流服务提供商、港口管理局、初创企业皆是如此。"由于我们的业务是全球性的,各方往往对同一数据都有使用需求,最终,许多现在开发的系统将不再使用,只有少数成为下一个全球标准。有了共享数据池(如区块链),一些具体的应用方案也能做相应的开发。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并且避免轮番出现各种新工具"。
而这正是鹿特丹港"触链"的一个重要原因。去年10月,鹿特丹港联手银行、技术公司共同试点区块链项目。据Hans Nagtegaal透露,试点的标的将落脚于一个集装箱,经过多式联运从亚洲的一个工厂出发到最终达到荷兰。"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国际分销链中实现实体、行政和资金流的完全无纸化和一体化,像订机票那样简单地完成货物运输、追踪和资金流通。"
据了解,试验结果将于今年2月公布,之后,合作网络将向其他各方开放。
Hans Nagtegaal认为,区块链技术最先的应用,应该是我们所熟知的运输基本流程。从订舱到货物交付,从提单签发直至付款,区块链技术具备优化前述流程的独特优势。一旦相关数据得以获取后,再增加进出港、货物装卸等数据,其他应用也能够被开发出来,从而优化货物流,优化海上运输。
至于3D打印技术的应用,鹿特丹港成立了一个名为Rotterdam Additive Manufacturing LAB (RAMLAB) 的研发中心,结合IBM感知物联网技术,利用机器人焊接手臂,通过打印一层层涂料,来生产螺旋桨等船舶配件。相比于传统生产过程需要6-8周的时间,3D打印技术只需要200个小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很好的价格竞争优势提供高质量的配件",这是鹿特丹港3D打印研发中心的愿景所在。
当谈及全球贸易趋势时,Hans Nagtegaal坦言,进口关税以及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港口货量,尽管这一影响在短期内还未表现出来。有趣的是,他的此番观点与Drewry日前发布的2019年集装箱港口展望不谋而合。
而关于2020限硫令,Hans Nagtegaal则胸有成竹,他表示,"鹿特丹港有充足的供应能力。有几家炼油厂能够生产低硫航运燃料并有足够的储存能力。此外,鹿特丹港是西欧低硫燃料补给中心。在鹿特丹,"低"硫意味着0.1%。"

  来源:航运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