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如何更节能环保 一艘示范船带来这些改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5-20浏览次数:169

核心阅读
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老旧船舶,推进船型标准化,对于保护长江、减少航运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去年,首艘江海直达1140型集装箱示范船"汉海1号"投入运营,标志着长江航运进入"千箱时代"。这种新船型单航次可用舱位扩大80%以上,污染排放减少40%,航速更快。新的船型,将引领长江航运走向更加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未来。
位于湖北武汉市的"长江中游第一港"--阳逻港区一派繁忙景象。一艘庞然大物停靠在岸边,船首控制台旁的侧舷上,"汉海2号"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它正等待着岸上的吊机,将一只只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装船。
据介绍,对比现行江海直达600标箱主力集装箱船型,"汉海2号"单航次可用舱位扩大80%以上,达到1140标箱,污染排放减少40%,将有效降低船舶污染。
告别"小散乱","4E级"江海直达船应运而生
"2018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达到26.9亿吨,同比增长7.6%,稳居世界内河首位。长江干线年集装箱吞吐量、三峡枢纽通过量均创下历史新高。"近日,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公布了长江航运去年的"成绩单"。
航行于江面上的船舶,在为长江沿线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却也带来了遍布江面的"流动污染源"。"长期以来,长江船舶存在平均吨位小、船型杂乱、部分船舶技术落后、安全性能差等问题,既影响通航能力,又带来严重污染。"湖北省港航局局长王阳红表示。对此,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经贸发展处处长韩芸说,建造在中下游航行的大型标准化江海直达船势在必行。
武汉理工大学江海直达船研发团队带头人吴卫国教授表示,发展江海直达运输,可以减少中转环节,避免货差、货损和环境污染。
"江船是‘肥胖型’,耐波性差,在海上容易颠簸;海船是‘劈波斩浪型’,灵活性不够,在江上不易操作。"吴卫国说。
2017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武汉新港管委会顺势提出了建造6米水深航道条件下1100标箱集装箱示范船的工作框架。吴卫国团队"4E级"(节能、环保、经济、高效)江海直达船设计方案入围。
2018年1月22日,首艘江海直达1140型集装箱示范船"汉海1号"正式开工建设;同年11月16日,"汉海1号"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长江航运进入"千箱时代"。
加量、减排,千箱级节能示范船带来航运变革
"目前,长江中游的集装箱船舶大多为老旧高能耗的小型集装箱船舶,单次运输量一般在600标箱左右。我们这艘船运量达到1140标箱,航速却更快。从上海航行至武汉,从过去耗时约5天缩短至100小时左右。""汉海2号"船长霍建松一脸自豪:"从洋山港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超船。"
今年初,第二艘汉申线江海直达1140集装箱示范船--"汉海2号"正式下水,于3月15日抵达武汉阳逻港,完成首航。该船最大载重1.36万吨,最快航速11节,可在长江和近海航行。
运量大,速度快,能耗和排放反而少了。武汉新港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对比现行江海直达600标箱主力集装箱船型,新船型配备的船员同样是11人,油耗更低、排放更少、盈利能力倍增,航运安全性、航行操控性、船员舒适性均有明显改善。
霍建松在江上跑船跑了10多年,谈起新船赞不绝口:"过去的内河船在海上颠簸很严重,船员都会晕船,现在出海后很平稳,新船的振动噪声也小多了。"
在"汉海2号"的轮机舱中,分布着两台柴油主机和3台发电机组。轮机长杨建斌介绍,发动机采用了新型材料,更加耐磨损,能发挥最大功率,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吴卫国说,新船型对船首、船身和船尾进行了改进,按照流线型对结构进行了优化,以最大限度减少阻力。同时在船后方加装高效适伴流大侧斜螺旋桨,大幅提高推进效率。
原来的600标箱船舶日均消耗13吨,1140集装箱示范船日均燃油消耗15吨,平均每个标箱省油达35%。此外,新船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明显减少,还配备了岸电系统,比600标箱船型的碳排放减少40%以上。
防治船舶污染,治标更需治本
"船舶是长江污染物产生的源头之一,主要包括固体废弃物、生活污水、油污水、化学洗舱水、发动机废气五大类。"王阳红介绍,这些污染要分类施策治理:固废全部上岸,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在有条件的新船上,加装污水无害化处理装置;建造油污水收集船,对油污统一收集后,在港口进行初步处理,油水分离后进行加工再利用;针对化学洗舱水,加强洗舱站建设;加强LNG动力船和电力推进船建造……
"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老旧船舶,推进船型标准化,对于保护长江、减少航运污染意义重大。"王阳红说。
去年6月,《湖北省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发,明确2020年将建成一批1140标箱江海直达新船型,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加快淘汰老旧落后船舶。
早在2009年9月,交通运输部、财政部与八省二市联合发布了《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严格禁止新建非标准船进入三峡库区;对于长江中下游非限制航段,采用引导的方式推广标准船型。从2013年起,禁止600总吨以下商船通过三峡船闸,禁止生活污水排放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客船以及单壳油船、单壳化学品船进入三峡库区航运市场。为鼓励三峡过闸小吨位船舶、长江干线老旧船舶等提前退出航运市场,自2009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通过政府引导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船东提供改造或拆解补贴。
湖北汉通石油运输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上海到重庆的成品油运输。公司安全总监刘柏胜清楚地记得,10年前,在得知这一政策后,董事会一班人都非常着急。
"当时我们公司有11艘单底单壳驳船,运量从千吨级到300吨级不等,按照文件,到2013年1月1日之后,都不能再进入三峡库区,主动送去拆解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刘柏胜说,但公司2004年刚改制,资金并不宽裕,一下子报废这么多船,很多人都很难接受。
在省、市港航局的支持和指导、督促下,该公司按照流程申请了船舶拆解补贴,将不达标的11艘船舶全部拆解,获得了一定比例的补偿资金,但仍不够新建船舶的费用;又通过自筹资金,加上银行贷款,终于打造了11艘双底双壳的新式驳船。
"新船马力大了,运量多了,多拉快跑经济效益更好。双层壳和底也更加安全,不容易破损和泄漏。"虽然现在还没有还清银行贷款,但刘柏胜很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
据悉,2010年以来,湖北大力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共安排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5.7亿元,2010-2017年,全省共拆解船舶1048艘,改造船舶690艘,新建船舶15艘。
船舶绿色化也在逐步推进。
截至2018年底,湖北全省新建完工示范船31艘,其中新建大长宽比示范船30艘,新建LNG示范船1艘。目前,还有4艘江海直达1140集装箱示范船在紧锣密鼓建造中,预计将于年内陆续投入使用。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