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中国国务院提出了上海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四大中心的重要角色。其中一大目标是在2020年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航运中心表现引人关注,上海港货物吞吐量2009年达到5亿9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个标准箱,世界第二。
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黎雪荣认为,上海港作为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地位而言,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成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短板。现代航运服务业对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发挥出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作为航运金融为主体的服务业,目前金融机构仅仅提供港口建设、船舶制造的银行贷款业务,且授信额度过大、抵押贷款过多、贷款结构不合理。航运保险业务品种少,可保范围过窄,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的资本市场的功能还没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黎雪荣指出,英国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经验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改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依靠投资来拉动,更重要的是需要依靠航运服务技术、航运服务产品、航运服务市场等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产生聚集效应来推动。
航运服务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具有一个航运集群服务的区域。也就是大量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且相互关联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以特殊的经济区域如港口为核心,提供一站式的航运相关服务的企业或机构群体。
比如香港,作为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航运船队聚集。至2008年底,香港注册登记的船舶达到1361艘、3964万总吨位;香港是世界上最繁忙、最高效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一直名列前茅;香港航运服务业门类比较齐全,是亚洲区域内船舶融资、保险、法律、仲裁、管理和经纪服务中心。
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和长三角的经济龙头,世界第一大货运港、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目前航运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注册登记的沿海和远洋船队不足800艘、1500多万总吨位,其中远洋船队约1200万总吨位。如引入香港的航运服务理念和技术,对于加强上海港在全球港航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