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国际航运上海论坛”等情况

发布者:徐凯发布时间:2010-03-07浏览次数:161

 

(一)    
  在1月19日举行的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沈晓苏介绍了2009年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将于今年3月举行的"国际航运上海论坛"相关情况。
  2009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4月1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来,社会各界以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为重点,全力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截至去年底,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领域,明确的59项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中,有27项已经基本完成或者取得重要突破。
  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一、关于2009年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情况
  1、进一步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
  一批重要道路设施建成:长江隧桥已经于2009年10月31日正式通车,内环线浦东段、中环线浦东南段、华夏高架路(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已于12月25日实现主线通车,申嘉湖高速S32和沪昆高速G60上海段拓宽工程已建成通车,沪常高速S26也将于今年3月竣工通车。这些设施有的打通了新的集疏运通道,有的实现了客货分流,有的增加了运力运能,上海地区路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持续推进港航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外高桥六期工程;洋山深水港西港区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已接待179艘次邮轮,18.34万人次游客;吴淞口邮轮码头建设有序推进,有望4月份接待第一批客人,有效解决七万吨以上大型邮轮专用服务设施问题;在浙江、江苏省的共同努力下,苏申外港线航道整治基本完成,大芦线一期、赵家沟航道整治工程继续推进。
  加快铁路路网建设:在铁道部的科学组织下,开工建设沪宁城际、沪杭客运专线和金山铁路支线改造工程项目,继续推进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和沪通铁路(含进外高桥支线)前期工作;完成南浦货场搬迁和闵行货场建设工作。铁路枢纽布局进一步优化。
  落实航空枢纽规划:虹桥机场扩建工程进入竣工验收和投运准备阶段;通过民航局和国家空管委等多方努力,《调整上海地区空域结构方案》已获批准,世博期间浦东机场、虹桥机场高峰时段起降将分别增加至80、50架次。2009年,上海空港旅客吞吐量达到5708万人次,同比增长11.7%,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达254万吨,位居全球机场第三位。
  推进"水水中转":中国船级社、国家海事局积极开展了长江直达洋山船型的研发与推广;相关企业按照海船船型标准新建了一批江海直达集装箱船舶,有效地提高了水路运输效率。
  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继续发挥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依靠交通部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加强了长三角地区港口之间的沟通。与湖北省签署并落实《关于加强沪鄂航运业交流与合作的协议》,增强了两地间港航业深度合作;上海港务集团进一步加强与重庆港、嘉兴港、民生轮船公司的合作。
  在航运中心建设领域,上海较好地落实了"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要求。
  2、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船员人才市场建设:国家海事局积极推动国家级船员服务行业协会、中国海员招募中心和中国船员援助中心等落户上海,推进中国船员评估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我国船员人才市场,促进船员人才市场健康发展。
  航运研究机构发展: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相继成立航运经纪人俱乐部和上海交通运输与物流研究中心等机构,为航运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航运仲裁发展:相继成立上海海事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仲裁院等机构,为航运商业市场争端提供仲裁服务。2009年海事仲裁案件近60件,标的超过11亿元人民币,较2008年的3000万元有大幅度提高。
  船舶交易规范:上海航运交易所建设的"中华船舶交易网"已对外试运行,全国8大船舶交易市场已经成为该平台会员单位。交通运输部牵头起草的《船舶交易管理规定》即将出台,将为搭建全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此外,在海事、海关、质检、边检等部门的支持下,上海口岸办牵头形成完善优化一门式口岸通关服务中心的布局方案,通过改建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大厦等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上海口岸服务环境;在商务部和交通运输部共同支持下,全球第二大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公司"在沪设立独资公司,非双边海运协议关系外资航运公司设立独资公司取得突破,实现了全球各大航运公司齐聚上海。
  3、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
  丰富综合试验区内涵方面:立足洋山港的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政策为上海争取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预留了空间,在中央政策研究室的指导下,市发展改革委就综合试验区的功能、空间范围、运行模式等的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已形成初步成果。
  落实财税政策支持方面:国务院19号文件颁布后,财政部、国税总局第一时间下发文件,指导营业税免征工作,市财税部门立即行动,从5月份开始,符合条件的企业已开始享受相关税收优惠,2009年免征航运企业营业税额约3.1亿元人民币。
  启运港退税方面:在武汉市和青岛市积极配合下,国税总局、海关总署已经形成工作方案,启运港退税试点方案确定,近期将在财政部的组织下,将试点经洋山港中转的出口货物启运港退税。此举将有效缓解出口加工企业当前面临的资金压力。
  创新特殊监管区管理体制方面:积极开展"三港三区"联动发展机制研究,成立了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洋山保税港区开展了二次集拼水水中转业务和进口汽车保税展示等业务试点。
  4、加快推进航运金融服务发展
  航运运价规范方面,交通运输部于6月15日起全面推进实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备案制度,并指定上海航运交易所作为集装箱班轮公司运价报备机构,航运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上海航交所正式发布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开发航运衍生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5、积极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
  境外邮轮沿海港口多点挂靠方面: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分别发布《外国籍邮轮在华多点挂靠业务公告》和《邮轮出入境边防检查管理办法》(试行),对进一步推动邮轮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特别是以上海港为母港的航线将得到拓展,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上海港的吸引力。
  开放船供市场方面:10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完善国际航行船舶港口供应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际航运船舶港口供应市场进一步放开。
  重点针对邮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通关、挂靠、船供、税收等问题,市人大、市政府深入丽星邮轮旅行社、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推进解决了企业反映的具体问题。
  总体而言"多方协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是2009年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诸多突破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国务院各部门、中央所属企业和兄弟省市给予的大力支持。
  二、关于2010年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工作
  2010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关键时间,期望在2009年中央地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009]19号文件和上海市《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深化综合试验区政策研究,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力争2010年基本建成两个体系框架。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已基本成稿。
  2010年初步考虑重点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一)完善航运集疏运体系方面
  计划在各项专业规划的指导下,争取在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完成如S26沪苏高速公路建设,启动郊环越江货运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加快内河航道治理,加快江海直达船舶推广应用,提高水水中转比例;积极争取相关部委支持,力争启动沪通、沪乍等铁路建设。
  (二)完善航运服务体系方面
  重点在深化特案免税登记制度研究,推进上海口岸报检报关"一单两报"工作试点,积极推动启运港退税试点;深化落实洋山保税港区航运企业营业税免征政策,推动"三港三区"一体化联动,加强国际航运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航运金融建设,有序推进邮轮产业发展,明确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定位等方面开展工作。
  具体内容可在近期即将发布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中参考。
  三、"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筹办情况
  为了更好地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将于3月25日在虹口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举行。该论坛由国家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承办。
  本次论坛将是本年度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度会议之一,论坛共确定了五大专题。(1)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专题,展现了全球航运中心建设模式、当前国际航运框架与挑战,对全球各航运集聚中心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比较、对亚洲各国促进航运发展的航运政策进行比较,对船舶登记、船舶经纪、航运信息、船舶产业等航运服务内容展开讨论。(2)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展望专题,对中国航运事业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未来上海在航运领域的历史责任进行分析和探讨。(3)全球经济和贸易展望专题,对与航运中心建设相关的全球经贸、财政税收政策、口岸环境等进行分析,并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航运企业的机遇与挑战加以探讨。(4)航运市场专题,就全球船舶供应过剩对航运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在低迷的航运周期中的新的发展机遇。(5)航运服务专题,对全球航运融资市场、航运融资中的法律纠纷、航运保险等航运高端服务业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包括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秘书长和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总裁等在内的16名全球知名航运专家已经确认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本次论坛的网站域名为,也将于今天(1月19日)正式上线。
  论坛期间,还将围绕航运发展的主题举办专题圆桌会议,邀请了部分港航企业与国务院相关部委领导参会,共同探讨航运综合试验区的相关政策,完善航运市场环境等议题,共商推进航运事业发展的良策。   
(二)    
  在1月19日举行的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港口局副局长朱建华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邮轮产业发展和内河航道建设方面取得的相关进展。
  2009年,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小组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是在邮轮产业发展方面,去年在各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突破。交通运输部于去年10月发布《关于外国籍邮轮在华特许开展多点挂靠业务的公告》,允许外籍邮轮在华开展多点挂靠业务。今后,只要经过交通运输部特案批准,外籍邮轮可在华开展多港挂靠业务。该政策突破将使中国邮轮产业获得加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是关于内河航道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内河航运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充分发挥内河航运成本低效益高的比较优势,能耗低、污染轻的独特优势,加快与江浙两省的高等级内河航道对接,本市建立了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内河航道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并推动相关区建立区级内河航道建设推进机制。在加强现场安全质量监管,确保上海内河航道建设工程安全保证、质量受控、推进有序的前提下,市交通港口局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梳理调整了相关项目的建设节点,充分利用非农用地、空地施工,力保桥梁、船闸等结构工程关键点的建设周期,努力降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截至2009年末,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本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的赵家沟工程、苏申外港线工程和杭申线工程都基本如期推进。   
(三)    
  在1月19日举行的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海事局副局长常富治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政策制订及实施情况。
  2007年6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2007年第18号《关于实施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公告》,颁布实施我国的特案免税登记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09年第19号《关于延长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公告》,中资"方便旗"船特案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日期为2007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为四年。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确立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任务,并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部分进一步明确:研究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地区)的航运支持策,提高我国航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国际航运相关业务支持策。将中资"方便旗"船特案减免税策的执行截止日期由2009年6月30日延长至2011年6月30日。由此,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成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国际航运发展支持政策重要内容。
  "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实施两年半以来的效果评估
  1、直接效果
  增加了五星旗国际航线船舶登记艘次、船舶吨位和运力,扩大了我国船队规模。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4月21日,财政部先后发布了四批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中资外国籍船舶清单。四批共计有50艘船舶通过了财政部的审批,其中31艘船舶已作为中国籍船舶办理了船舶登记手续(包括上海海事局辖区20艘、天津海事局辖区11艘),还有19艘船舶正在申办中(包括上海海事局辖区13艘、天津海事局辖区6艘)。新增的特案免税登记船舶50艘,占中国籍国际航线船舶艘数4.9%,为我国新增总吨1907118,占到现有总吨量的10%以上。截止2009年12月底,中国籍国际航线船舶(包括现有登记的特案免税船舶在内)共计1071艘,合计总吨1900多万,其中在上海登记的国际航行船舶为311艘次,合计总吨近708万,占全国总量的37%。
  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特案免税登记船舶统计数据




单位:艘             截止2009年12月底




 船籍港
全国
中国上海
中国天津

已通过财政部审批船舶
第一批
25
19
6
第二批
5
4
1

第三批
14
5
9

第四批
6
5
1

合计
50
33
17

已办理中国籍登记船舶
31
总吨:644633
20
总吨:300230
11
总吨:344403

在申办中特案免税船舶
19
13
6

   2、辐射效应
  登记船舶增多会增强港口集、输、运能力。同时,一些船舶交易中介、船舶金融、保险以及相关辅助服务产业均会将公司迁入船舶注册地,从而带动注册地的航运业整体发展,从资源配置、就业、人力资源培育与聚集等众多方面来产生航运产业辐射效应。
  3、制约因素
  特案免税登记制度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和船舶营运环境的限制,使得其吸引回归的船舶数量有限。主要体现在:(1)审批流程繁琐。特案免税政策仅在进口环节给予适用船舶以税收方面的优惠,在程序上仍视为进口,因此审批流程过于繁琐。(2)适用和实施范围有限。包括出资人范围的限制(民企境外资本被排除在外)、船种船龄的限制、海关监管等。(3)营运环境与航运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差距。包括缺少优惠的财税政策、良好的航运融资环境、成熟的船舶保险业市场等。
  下一步推进计划
  1、推进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实验区相关政策与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对接
  利用位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航运发展综合实验区的有利政策环境,增加对流失的中资国际航运外国籍船舶回归的吸引力,促进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实施。
  2、特殊船舶登记制度规划
  特殊船舶登记制度将立足于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实验区,从维护国家利益、促进航运金融发展、提高航运企业经济效益等多赢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该制度规划将主要研究解决船舶融资、航运补贴、航运企业设立、船舶保税登记、船员个人所得税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有效壮大中国籍船队。
     (四)
   在今天(1月19日)举行的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海关副关长闻学祥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启运港退税政策研究和洋山保税港区商品展示的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去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此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纳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作为上海口岸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构,上海海关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去年以来,上海海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以及上海市政府相关实施方案的重要精神,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立足上海口岸实际加大调研力度,从优化现代航运集输运体系和现代化航运服务体系、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等方面,积极研究海关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配套措施,并根据上海市政府确定的有关重点工作安排,研究制定并实施2009年上海海关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各项重点举措取得初步实效。
  一、启运港退税政策研究的进展情况
  在国务院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就"启运港退税政策"有如下表述,即"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退税措施前提下,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鼓励在洋山保税港区发展中转业务"。这是国家首次对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提出明确要求。
  所谓"启运港退税",就是出口企业在上海以外的港口报关装运后,只需确认离开启运港口发往洋山港中转至境外的,即被视同出口并办理退税。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后,由于异地出口企业的退税时间提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利用效率必将得到提升,由此将吸引更多货物从洋山港出口,这将对上海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物流环境优化完善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上海港综合竞争力和洋山港国际枢纽港地位。
  去年以来,由市建交委牵头建立了包括上海海关、市财政局、市国税局、海事局等单位在内的协调推进机制,共同对启运港退税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去年10月底,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对启运港退税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并赴洋山港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国务院《指导意见》中明确的实施启运港退税必须坚持"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退税措施的前提下"以及海关总署的有关工作要求,上海海关已会同青岛、武汉等试点启运地海关共同研究草拟了相关海关配套监管措施,并通过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以及完善跨关区海关间的协作管理机制实现对启运港退税货物的有效监管。
  下一步,经国家有关部委批准同意后,将尽快开展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
  二、洋山保税港区商品展示的有关情况
  根据国务院《指导意见》中有关"进一步拓展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的精神,市政府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即"支持洋山保税港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贸易展示、研发加工等业务"。"商品展示"业务是国家赋予保税港区的一项基本功能。洋山保税港区有着靠近国际主航道的区位优势,不断拓展其保税展示功能,将能丰富保税港区产业形态,吸引商贸流、物流、资金流汇聚其中,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扩大洋山保税港区对长三角及其腹地的辐射影响作用。为此,上海海关在充分研究基础上,制定配套监管作业方案,积极支持洋山保税港区开展高端品牌汽车进境展示。此举一方面有助于满足国内市场对进口高级汽车的展览参观需求,激发、扩大消费能量,拉动对外贸易份额;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紧跟高档汽车发展潮流,促进国内汽车产业设计、研发、制造水平的提升。
  去年6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洋山保税港区正式启动汽车保税展示业务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去年12月底,洋山保税港区共展示梅赛德斯-奔驰、捷豹、悍马、路虎、双龙路帝等高端品牌小汽车、越野车、医疗救护车辆126辆,价值约640万美元。
  今年,洋山保税港区的商品展示业务将继续保持健康、稳步的发展态势。上海海关将进一步加大监管服务力度,结合上海汽车工业发展、临港地区大飞机项目落地等产业政策要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支持开展精密汽车零部件、大型航天飞行器等高端、重装备物资等商品展示,从而进一步强化洋山保税港区对展示商品的吸附、集聚效应,逐步将洋山保税港区打造为东北亚高端商品集散、展示、交易中心,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