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浦东”成立一年产生五大效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8-10浏览次数:14

   新华网上海8月9日电(记者季明)去年8月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举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区政府领导成员,原浦东新区和原南汇区的"两区合并"完成既定法律程序,"新浦东"正式成立。

    一年过后,版图扩容一倍的浦东新区开始显现出明显成效:"两区合并"工作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平稳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综合配套改革亮点频现,世博配套服务周密严谨。具体来看,"新浦东"的区划调整已产生了五大效应。

    首先是国家战略资源的"整合聚焦"效应。"新浦东"诞生后,集浦东开发开放、综合配套改革、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等三大国家战略于一身,云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承载着世博会、大飞机、迪士尼等国家级项目。

    国家战略资源在整合中显现了新的优势。以"新浦东"体制下成立的上海综合保税区为例,在综合了外高桥港、浦东国际机场空港、洋山港和外高桥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等"三港三区"资源联动优势后,这一区域迸发出强劲发展动力。今年上半年外高桥港和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达到119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6%,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更是同比猛增49.4%。

    其次是核心竞争力的"调整优化"效应,已经体现出"1+1大于2"的叠加优势。"新浦东"对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完善,建立"7+1"体制的生产力布局,分别对应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先进制造、装备制造、国际旅游、新城建设、世博后等核心产业功能,从而形成浦东新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1%,创2004年以来半年度最快增幅;目前浦东还有12个总投资超千亿元的大项目正在推进中,项目投产后将有力支持浦东经济结构转型。

    第三是改革开放的"创新攻坚"效应。今年是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第五个年头,单机单船融资租赁、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全国首批消费金融公司开业、离岸贸易试点推进、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水水中转集拼业务启动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浦东先行先试。在此基础上,浦东新区提出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项目导向"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用更加符合实际、能够取得实效的改革举措,来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

    第四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加速破解"效应。"两区合并"后,"新浦东"面临着"南北差距"的新的城乡二元结构,现实倒逼着浦东加速解决这一问题。日前浦东已正式提出从今年起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浦东的农民收入能够比2009年翻一番。同时,浦东还将实施村庄改造计划,改善农村环境。未来5年浦东计划投入76亿元,对涉及17个镇、230个行政村、20多万农户的村庄进行全面改造。

    第五是行政区划调整的"先行先试"效应。在浦东新区率先平稳实现"两区合并"一年来,天津设立滨海新区,辽宁沈阳将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合署办公,深圳经济特区宣布扩容,重庆"两江新区"揭牌,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北京崇文、宣武两区分别与东城、西城两区合并,各地均将通过减少区域行政主体,综合优化发展资源。行政区划调整模式也将在探索中趋于成熟。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