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港口开发建设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让路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1-24浏览次数:167

    11月19日,"2010沿海湿地万里行"采访团来到厦门港,就港口开发建设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调查。

    厦门港雄踞台湾海峡西岸,扼九龙江入海口,东望宝岛台湾,南北承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是连接东北亚和西南太平洋航线的重要节点。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小、少冻少淤,是天然的深水良港。2010年8月底,厦门港与漳州港整合,漳州港的古雷港区、东山港区、云霄港区、诏安港区并入厦门港。加上原有的东渡、海沧、嵩屿、刘五店、客运、招银、后石和石码8大港区,目前,厦门港港区达到12个。

    厦门自古被称为"鹭岛", 这里有黄嘴白鹭、岩鹭、白鹭、牛背鹭、池鹭、夜鹭、苍鹭、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等鸟类,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活化石"文昌鱼等海洋生物。为保护这些动物的栖息地,1991年9月,厦门市政府批准建立厦门文昌鱼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翔安的鳄鱼屿、小嶝岛、东部海域的南线至十八线以及岛内海域的黄厝等4大海区;1995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厦门白鹭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大屿、鸡屿的全部陆域和最低潮位线以上滩涂;1997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又批准建立非封闭式的厦门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3个保护区合并,正式成立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88公顷。

    由于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与规划建设的厦门港港区在某些海域是重合的,厦门港口管理局在开展《厦门港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委托专业研究机构进行厦门港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预测规划实施过程和规划实施后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减少或消除主要环境影响的环保措施,提供对规划方案的建议,力争将规划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通过规划与环评的互动,提出环境保护方案,替代方案甚至规划调整意见,以降低港口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是能够舍得的。如果港口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相冲突,港口建设要让位于环保。"厦门港口管理局副局长吴京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保护白海豚,缩减了刘五店港区的开发规模:原本可以建设9公里岸线的深水港,现在只保留了3公里岸线;对处于白海豚保护区的东渡老港区,提出限制开发和逐步退出货运功能、进行城市化改造的建议;施工中加强对施工水域的观察瞭望,如发现白海豚的出现,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尤其是爆破作业,一旦发现白海豚出现异常,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如需要炸礁,要采取对海域环境影响小的爆破工艺,炸药要深坑爆破,爆破前采用声墙法驱赶白海豚,驱赶结束后立即进行爆破,防止白海豚回游后被误伤;根据白海豚的活动特点,将爆破尽量控制在平潮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爆破炸药量,单段药量控制在每次300千克以内;水下炸礁、内航道疏浚施工尽量避开白海豚的繁殖季节(3月至6月),选在白海豚较少出现的季节(7月至8月)进行。

    为保护文昌鱼,取消了鳄鱼岛屿的港口预留岸线规划,对航道通过的文昌鱼保护区,提出避免疏浚的要求和调整航线的建议,避免了对文昌鱼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为减少对白鹭保护区的影响,保护白鹭栖息的湿地环境,取消原有的大屿港规划港区和鸡屿岛周边的港口开发意向;为保护浒茂州东侧的红树林湿地滩涂,提出应对浒茂州围垦方案慎重的决策,将其作为远景方案。浒茂州原本是可以通过围垦的方式,浅水深用作为散货码头的;对海沧港区规划范围内的人工红树林(主要用于科研)可能因港口开发而破坏的情况,提出异地补偿种植的措施。

    由于港口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厦门港的发展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规划决策中的失误,减轻在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这就为港口与城市生活、港口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503.46万标箱,位于全球集装箱港口第19位。2009年,厦门港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1096万吨,同比增长14.37%,成为我国排名前列的亿吨大港之一。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