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航运保险巨擘,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苏黎世")在全球航运保险定价问题上表现得非常低调;作为身处多个国际航运中心的金融集团,苏黎世在给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出谋划策时表现得十分慎言。
12月8日,这家看似有所"保留"的知名金融服务集团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了一场媒体见面会。针对记者的犀利提问,苏黎世高管团队用"拾遗补阙"、"找准定位"作了回应。
参与,拾遗补阙
苏黎世保险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候任)胡晓勤作为美亚财险曾经的功勋级高管,她的"转会"在财险市场上备受关注--苏黎世是否正在加快"分改子"步伐,并进一步发展中国市场。
对此,胡晓勤给出了回答:"我们正在与保监会积极沟通相关事宜,但是尚未递交‘分改子’申请。"苏黎世是第一家在中国大陆设立代表处的欧洲大陆保险公司,并在2006年成为首家在北京设立分公司的外资保险公司。
"在任何一个市场,本土保险公司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外资的市场份额有限。"在胡晓勤看来,"外资保险在中国市场要做的就是‘拾遗补阙’,并加快高端技术转让、介绍新产品。"
以苏黎世为例,作为全球金融服务集团,公司在海运保险、特殊金融风险、大型工商风险领域具有较大优势。
苏黎世在中国的海运险负责人李艳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公司业务规模增长2倍,预计明年将实现翻番。另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9月,苏黎世业务规模增长了46%。李艳秋说:"全球性的服务网络、出单系统、理赔机制是苏黎世的优势所在。"
"当然,一旦中国开放私人财产保险市场,我们也非常愿意参与其中。"胡晓勤分析到,苏黎世是全球最大的车险服务商,可以为中国车险行业提供发展经验。
建议,找准定位
"坦率地说,国际航运中心没有一个具体指标,只是通过一些排名进行认证。"苏黎世全球海运险负责人Lee Meyrick表示,"但是,我们对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充满信心。"
2010年3月,苏黎世与浦东新区政府合作筹建了苏黎世国际航运与金融研究发展中心,这是苏黎世与中国政府合作的首个航运与金融研究中心,出资2000万元,围绕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开展研究活动。
Lee Meyrick告诉记者,12月8日,苏黎世向浦东新区政府提交了2010年度苏黎世国际航运与金融研发中心课题项目,包括国际成熟金融航运中心300年历史经验研究及未来20年展望等。
"我们一共制订了10个课题供浦东新区政府参考,至于具体的合作成果可能要到明年。" Lee Meyrick在回答《国际金融报》记者提问时指出。
此外,Lee Meyrick还向记者透露了前一天与浦东新区有关负责人的对话重点。他指出,航运保险、离岸金融与船舶融资、金融衍生品是主要讨论的3个方面,"我相信未来两年,亚太区将成为国际航运险的主要增长点"。
定价,有所调整
航运保险定价权是每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争夺的焦点,苏黎世总是身处其中。两个月前,国际航运保险定价年会在苏黎世举行。Lee Meyrick告诉记者,在上一轮金融危机中,航运保险流动性并未受到影响,但是,某些产品定价仍然出现了调整,比如,船壳、货物等方面的定价。
"过去几年,全球航运保险的价格出现了松动,但是,价格提升是未来的必然趋势。"Lee Meyrick进一步分析到,中国航运保险价格基本已经与国际接轨,但仍有部分下降空间,"不过,短时间内大幅下调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