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元旦的钟声还在耳边回荡时,港口又传来了捷报:2010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582万标箱,国际中转箱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33.88万标箱,国际中转箱量与上年度同比增长了93.65%,国际中转箱量占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达到了5.81%,比获得较大突破性进展的2009年又增加了2.07%。厦门港朝着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省市领导、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对厦门港口高度重视,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大力推进厦门湾以及与漳州港港口资源的整合;积极地招商引资,把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马士基、中远和达飞等船公司以及和记黄埔、招商国际和香港新创建等国际著名的码头经营巨头吸引到厦门湾投资建设码头;投巨资建设适应第六代集装箱船舶全天候进出港的航道;主动与江西、湖南等中西部地区进行经济合作,开展海铁联运、飞地港和陆地港等业务,积极扶持地方船公司开展内支线中转业务,努力拓展厦门港的经济腹地;市相关领导多年来雷打不动,坚持召集并亲自参加入驻厦门港的国际班轮公司季度例会,大大拉近了厦门与国际班轮公司的距离,密切了关系,联络了感情,从而获得了国际班轮公司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市政府坚持对开展国际中转的船公司进行奖励。厦门港越来越受到国际班轮公司的青睐。
港口管理局作为港口行政及业务的主管单位,除了努力贯彻和实施省市两级政府关于港口建设的决策和意图之外,该局领导经常深入码头、船公司以及较有影响的物流公司,倾听他们如何做大做强厦门港的意见和建议,并为他们排忧解难。2007年下半年,当了解到干线船公司的集装箱跨港区中转的难度大,费用高等问题后 ,港口管理局的主要领导想船公司之所想,急船公司之所急。他在与上任不久的厦门海关关长的一次座谈会上,谈到了此事以及该项业务对厦门港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组建"推进厦门港国际中转业务领导小组"的建议,立即得到了海关领导的积极回应和高度重视。终于于2008年完成了厦门港国际转运3.0版系统的开发建设并投入使用。这个系统,大大简化了国际中转货物进出境申报的程序,而且货物放行不与二程船的船名航次挂钩,从而杜绝了国际中转货物因二程船舱位变化造成的退载现象,免除了干线船东因退载带来的诸多困惑,同时,也解决了一、二程船船期贴近以及国际中转货物跨港区转运等问题。厦门海关开发的这个系统为干线船公司开展国际中转业务真正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系统启用的当年,国际中转箱量就出现了"扭亏为盈"的可喜现象(2007年是5.46%的负增长),达到了近10万标箱,同比增长了245%,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2009年,港口局的领导还亲赴上海等地,专门拜访国际班轮公司的中国总部,向他们介绍厦门港的硬软环境的建设情况,推介和宣传厦门港国际转运3.0版系统以及进出境通关手续的简化等情况,鼓励船公司把厦门港列为中转港,多到厦门港中转。港口局领导的言行举止感动了中海集团的领导,2009年下半年,中海集团集装箱运输公司在调整航线时,把部分航线的集装箱放到了厦门港来中转。由于中海集团的加入,自2009年以来,厦门港国际中转集装箱箱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年又刷新了17.5万标箱的新纪录,与2008年相比,又增长了75%,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箱量就是中海集团贡献的。
近几年,70%左右的国际中转箱量都是经港务控股集团所属的海天海润码头和外代公司操作的,之所以有如此骄人的业绩,离不开控股集团上上下下的领导和职工的积极主动争取,脚踏实地落实,文明周到服务。控股集团和码头、代理公司等各级领导对国际中转业务高度重视,他们都把这项业务当做新的增长点来抓。几年来,集团与所属各级领导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努力摒除"船公司拜码头"的陈规陋习,把船公司看成了他们的"上帝",经常主动登门拜访,听取他们对集团、码头和代理等公司提供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满足船公司的业务需求。他们的诚意和服务得到了船公司的认可,尽量把集装箱安排到厦门港来中转。
厦门港口协会几位退休的老人也没有因为离开了工作岗位而减少对该项业务的关注。2009年11月下旬,台湾个别港口的一纸通知,把刚挂靠厦门港不久的两家船公司正在摸索把台湾进出口的某些货物从厦门港中转的业务给叫停了。得知这个消息后,协会的老同志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呼吁,并于2010年1月份利用到台湾考察、与相关港口座谈的机会,进行沟通协调,初步达成了"货物由两岸批准的直航船承载;物流的方向由市场决定"的共识。之后,该项业务的探索又得以恢复。厦门港国际中转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中国港口集装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