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记者在上海外滩十六铺码头注意到,许多游艇聚集于此,众多游客纷纷拍照留念。据码头工作人员介绍,自2月27日上海海事局在黄浦江水域举行了上海首个游艇活动日以来,数条游艇都在计划下一次活动日的节目。当日晚间,记者在新浪微博上输入"黄浦江游艇"字样搜索,已有多条微博记录,更有网友预测,在不久,观看游艇水上表演将成为黄浦江旅游的项目之一。
首个"游艇日活动"10余游艇畅游浦江
2月27日下午2点左右,包括"莱悦9"、"希仕德徕"、"金茂海悦"等10余艘来自各游艇协会的游艇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出发,轻盈地在江面上疾驰而去,仿佛骏马回到了草原,游艇还不时列队变换队形,赚足了黄浦江两岸游客行人的目光。
上海海事局副局长兼新闻发言人常富治表示,这是上海首次举办游艇活动日,以后会将这一活动常态化,争取一个月举办两次。"我们尽量争取更多的机会让这些长期靠泊的游艇出去溜溜弯。"常富治说道。
游艇作为一种娱乐、休闲的新方式逐渐在海边城市兴起,三五朋友驾驶一艘游艇在水上吹吹风,岂不惬意。常富治介绍,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及上海港功能区域的调整,黄浦江两岸的航运功能逐渐消退,加快黄浦江功能转型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游艇业的逐步发展、升级,游艇已经在上海港成为了一个新景点和新兴产业。特别是在黄浦江国际客运码头至南浦大桥水域,已经成为外滩水域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海游艇发展"起早床赶晚集"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游艇休闲行业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但发展却比较缓慢。上海邮轮游船游艇业行业协会会长施德容表示,目前登记备案的游艇俱乐部有4 家,游艇共计33艘。"相对于深圳、海南等游艇行业起步较晚的城市,这个数字非常少,目前深圳游艇拥有量已超过1000艘。"施德容说道。
相较于深圳、海南游艇业起步晚、发展快的情况,上海可谓是"起早床赶晚集"。施德容称,不仅游艇拥有量小,还存在游艇驾驶员的人才缺口。据悉,上海游艇分三种形式被持有,即商业化租赁公司、私人和俱乐部。以轻便、速度为特点的游艇在上海并不常见,"上海游艇本来就不多,通常都是靠泊在码头上,最多也就出去溜溜弯,很难‘跑’出速度,像这次大规模的活动日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施德容说道。
常富治表示,近几年上海港游艇产业不断发展,但由于游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检验规范不健全,不同游艇、游艇俱乐部之间的管理制度、体系也不尽相同,海事部门对游艇的服务和监管依然处于摸索阶段。
"亲民化"路线让百姓离游艇不再遥远
数据显示,欧洲发达国家平均每7人中就有一人拥有游艇,这虽然与欧洲海洋文化有关,但也表明我国游艇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其实拥有游艇并不是有钱人的特权,普通老百姓也能负担得起,游艇休闲与旅游休闲一样,只是游艇普及率和被接受度还不高而已。"据悉,一条普通游艇的造价约为200万,折算成每平方米造价仍低于上海房价,将每年的维护费用、邮费等算进去,相当于拥有一辆移动房车的费用。"如果在上海不买房,买一艘游艇,拥有水上移动的房子多好,居住、娱乐两不误,之所以接受度不高都是刻板成见。"施德容打趣道。
据悉,为配合黄浦江旅游功能的调整,满足水上旅游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促进上海游艇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部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游艇安全管理规定》后,2010年,上海海事局为了规范游艇俱乐部的发展和游艇的登记,制定了《上海海事局游艇备案管理办法》,开展了游艇的登记和备案,使上海游艇俱乐部的发展走上了安全、健康的发展道路。
常富治表示,将游艇活动日常态化,主要是想唤醒上海市民的相关意识,让市民更快地熟悉游艇,促使更多市民登上游艇体验,一旦形成气候,上海的游艇产业也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将促进黄浦江水域旅游业发展、城市形象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