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继续深入开展,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支撑,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以世界港航发展的研究和探索为己任。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为了及时、准确的反映港口界的发展和变化,分享全球主要港口的先进管理、技术经验,分析未来港口的主要发展趋势,为港口业界人士提供动态信息服务,于2010年首次推出《全球港口报告》,并得到业界的支持和关注。
为了继续扩大《全球港口发展报告》的读者范围,更好的满足全球港口行业人士的信息需求,研究中心于2011年6月首次推出《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1年第一季度)》英文版《Global Port Development Report(Q1,2011)》,该报告将成为我国首份关于全球港口的英文研究报告。未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将继续推出《全球港口发展报告》的中英文版本。
《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1年第一季度)》详细分析了本季度全球港口在生产运行、建设投资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新趋势。
² 全球港口生产增速逐渐放缓,实现理性增长
2011年第一季度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环境背景下,全球大部分港口吞吐量呈现平稳中略有下滑的发展态势,仅有少部分港口呈现了吞吐量持续上升的态势。其中,中、韩两国港口吞吐量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而日本受地震影响吞吐量小幅下滑,欧洲地区港口相比过去几个季度有了恢复性增长,而美国部分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环比均出现负增长。上海港以同比12.7%的增幅在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27.1万TEU,但由于进入淡季,环比仍下滑了3.3个百分点,季度表现来看上海港仍位居全球港口第一;而新加坡港则以706.6万TEU位居第二,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欧洲鹿特丹、安特卫普两个同比、环比均出现大幅提升,吞吐量分别达到289.3和217.2万TEU;美洲温哥华、哈利法克斯、洛杉矶、奥克兰、弗吉尼亚、西雅图、桑托斯和长滩港环比均出现负增长,同比增幅也并未实现大的突破,洛杉矶港和长滩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81.6万TEU和134.5万TEU。
² 全球码头运营商未来投资重点向亚洲、中南美洲区域转移
此外,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各大码头运营商经营的码头吞吐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以菲律宾国际集装箱码头服务有限公司的表现最为突出,较去年同期上升21.8%。中远太平洋、迪拜环球港务集团及马士基码头所经营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较2010年同期分别上升9%、12.5%、8.3%。此外,各码头运营商的投资区域性更加明显,随着经济的好转,从2004年停止码头投资建设活动后,和黄重出江湖,迪拜环球港务集团则密切关注亚洲区码头投资建设,而中南美洲地区成为了新加坡港务集团和马士基码头的集中投资区域。
² 全球范围内港口技术继续推陈出新
起重机技术革命推动码头效率提高,涌现出无人驾驶的STS起重机、新型Boxrunner跨运车等新型港口机械,提高了机械操控性能和吊装功率,节省货物装卸时间,有效降低能源成本、维修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而FLAGSHIP-RTS等新型操作系统的推出,将有效的优化港口资源、集装箱定位和库存水平,大大提高了码头效率,能有效地缓解码头拥挤,提高了安全性。
² 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港口效率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港口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港口效率的提升,以效率吸引船舶和货主成为全球各港口的主要经营策略。日本、美国、尼日利亚、西班牙分别通过不同程度的改革,来提升港口效率。日本以服务时间延长来提升货物装卸作业量,改善工作效率,将传统的8小时服务延长至24小时全天服务,昼夜使用集装箱码头,从而真正提高分配制度的效率。西班牙则通过合并较小的港务局来建立更具竞争力的港口网络,港务局的数量从28家锐减至14家。而尼日利亚历来是港口拥堵较为严重的区域,为改善拥堵,尼日利亚采取对到港集装箱在被转移至处理区之前就进行扫描检测的应对措施。而纽约新泽西港则仍不遗余力的改善港口作业流程提升港口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