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从川江水运到“平湖时代”(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7-11浏览次数:167

    重庆,我国西部最大的滨江城市。长江及众多蜿蜒曲折的支流,在城市和乡村铺开一张叶脉状水网。

  重庆水网,西牵云贵高原,东连浩浩大海,在我国生产力布局中担负着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过去的5 年,注定要在重庆内河航运发展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西部大开发、三峡蓄水和长江黄金水道合力共建的历史机遇,激起了重庆加快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壮志豪情。

  回忆过去5 年间重庆水运飞跃发展的足迹,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主任滕宏伟充满自豪。他介绍,"十一五"期末,重庆市水路货运平均运距全国内河第一,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全国内河第一,船舶平均单位能耗全国内河最低,水路货运周转量占全国内河1/4。重庆已成为长江上游唯一拥有5000 吨级深水航道及码头、水运一类口岸和保税港区的地区,重庆港已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集装箱集并港、大宗散货中转港、滚装汽车运输港、长江三峡旅游集散地及邮轮母港,重庆正成为大型跨国航运企业的聚集地,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雏形已初步形成。

  内河水运跨入"平湖时代"

  "十一五"是重庆水运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空前,全市水路交通项目完成投资145 亿元,是"十五"期的4.8 倍,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三峡大坝的全面建成拉开了库区航道跨越式发展序幕。随着坝前蓄水位不断抬升,"高峡平湖"不再是诗中的憧憬,重庆三峡内河库区航道建设驶入了华美壮阔的"平湖时代"。

  重庆境内长江航道里程679 公里,约占长江通航总里程的1/4。2010 年,三峡大坝成功蓄水至175米,重庆库区航道条件显著改善,5000 吨级单船和万吨级船队可直达主城,成为"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5 年间,重庆新增航道229 公里,渠化支流航道293 公里,草街、富金坝、彭水等梯级渠化枢纽建成蓄水,嘉陵江、乌江等长江支流航道上档升级,全市基本形成了以"一干两支"为骨架的叶脉型内河航道体系。

  支流航道建设的形象代表草街航电枢纽,总投资81.55 亿元,是2005 年国家西部开发办确定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交通运输部在内河投资的最大项目。建成后,可渠化航道180 公里,船闸年通过能力1050 万吨,电站装机容量50 万千瓦。"十一五"

  期间,该项目先后实现了库区蓄水、船闸通航和首台机组发电三大目标。

  至2010 年底,重庆市拥有航道193 条,总里程4451 公里,其中实际可通航500 吨级及以上船舶的高等级航道达1350 公里,千百年来闻名天下的川江天险宣告终结。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重庆还重点建成主城寸滩、万州江南、涪陵黄旗等一批5000 吨级大型化、专业化港口集群,相继开工果园港区、新田港区等重点项目,基本形成以重庆主城、涪陵、万州3 个枢纽港区和江津、永川、合川、奉节、武隆5 个重点港区为龙头的港口体系。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高,货物和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1.3 亿吨和200 万标箱,分别为"十五"末的2 倍和8 倍。

  同"十五"末相比,全港生产性泊位数减少559个,而货物和集装箱通过能力分别增加6400 万吨、175 万标箱,专业化泊位通过能力的比重达到42%,港口结构大幅改善。

  围绕长江三峡国际化旅游带建设,奉节宝塔坪成功建成了世界首创的大水位差自动扶梯旅游码头。

  作为我国内陆第一个具备"空港+水港"双功能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要组成部分,以寸滩集装箱码头为代表的集港口、物流、临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枢纽型港区的建成,翻开了内河港口建设的新篇章。

  占地1.2 平方公里的寸滩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达140 万标箱。码头建成后,将形成西部地区最大的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可辐射周边6 省。2010 年完成吞吐量26 万标箱,初步发挥出其在"西部内陆出海大通道"中的骨干作用。

  重庆市船型标准化的顺利推进以及港口结构、装卸工艺的提升,带动了专业化运输船舶的更新换代和新型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全市船舶达4300余艘,总运力480 万载重吨,是"十五"末的2 倍,平均吨位1700 载重吨,居全国内河第一;标准化运输船舶数量比重达40%,运力比重达60%。传统客运逐步向三峡精品旅游航线转型,普通客运船舶逐步被一批内河邮轮替代,其中最大的长江黄金1 号邮轮吨位已达1 万总吨。

  "航运总部经济"初显规模

  "十一五"期,重庆水路运输发展极为迅猛,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等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重庆市交委副主任梁雄耀介绍说,重庆水路货运平均运距已从"十五"期末的1000 公里提高到现在的1262 公里,成为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体系中平均运距最长的运输方式,位居全国内河第一;水路货运周转量占综合交通比重约60%,继续稳居各运输方式之首。

  水运的集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重庆市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材料工业等支柱产业对水运依存度越来越大。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庆水路沿线集聚了95%以上的汽车、摩托车、化工、冶金、机械制造及电力等重点企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临江产业带。全市90%以上的外贸物资通过水运完成,周边省市货物中转量占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的35%,成为重庆市对外开放和周边省市对外发展的物资运输主要通道,水运服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干支直达、江海联运的蓬勃发展,支流对干流货运量贡献率由"十五"期末的10%提高到20%。

  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全市水运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企业数量从"十五"末的288 家发展到452 家,营运船舶公司化程度达到95%,企业平均运力实现翻番,10 万吨以上运力的企业达8 家。航运产业也逐步向综合物流延伸,航运企业不断与货源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综合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内陆开放的不断深化与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成就使国内外航运企业瞄准了重庆市场。丹麦马士基、美国总统轮船、日本邮船、法国达飞、中国中远等世界前20 强航运巨擘纷纷入驻重庆,新加坡东方海皇则将其大中华区行政总部由上海迁至重庆。重庆正逐步成为大型跨国航运公司的聚集地,"航运总部经济"初显规模。

  节能减排也成为重庆水运发展的一大亮点,全市船舶平均单位能耗由"十五"末的4.8 千克/千吨.千米下降到2.8 千克/千吨.千米,降幅达42%。据此测算,比照2002 年的船舶平均单位能耗水平(7.6 千克/千吨.千米),2010 年全市水运行业仅货运船舶共节省燃油57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 万吨,处于全国内河领先水平。目前,重庆内河船型标准化已被交通运输部作为示范项目向全国推广。

  建设内陆首个航交所

  航运是战略基础性产业,对国民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家经济安全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航运服务业为航运提供基础性、保障性和增值性服务,是航运发挥其战略基础性作用的根本保障。作为全球内陆地区第一家从事航运服务的交易所,重庆航交所的建设和运行引起了广泛关注,重庆已逐步成为航运要素集聚的热土。

  重庆航运交易所董事长何升平说,重庆航交所将形成专业化航运服务支撑体系,集聚航运金融、结算、海事、保险、法律、仲裁等航运要素,增强航运业与金融、贸易等其他机构的沟通交往,吸引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注册重庆和航运同业组织聚集,形成航运总部经济。在内陆地区建设航运交易所是一项开创性工作,航交所自2010 年12 月运营以来,相继建成航运交易电子商务平台、1 万余重庆船员的基础信息库,编制发布《2010 重庆航运发展报告》、重庆航运集装箱和干散货运价指数,共发展会员单位50余家,已有300 多家港航、物流、船东、货主企业在航交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注册并开展交易,累计完成交易额4.5 亿元,在重庆及长江航运界引起较大反响。

  何升平介绍,重庆航交所当前正在加快推进交通电子口岸、三峡旅游订舱平台、集装箱订舱平台、综合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等航运服务网络系统建设,与金融机构共同开发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结算等航运增值服务,努力将重庆航交所建设成为服务内河航运发展的航运交易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和人才中心,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支撑,加快推进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助推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

  行业管理成效凸显

  面对港口吞吐量快速攀升,港航基础设施加快改善,航运经济高歌猛进,如何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并加强支持保障系统建设,一直是重庆市港航管理部门的不懈追求。

  重庆市港航管理局局长汪伯涛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重庆市投入专项资金6500 余万元,完成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监控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建立了全市水上交通管理监控中心和448 个港航机构、航运企业监控分中心,基本建成覆盖辖区的水上交通动态监管系统。2005 年至今,系统入网船舶3585艘,监控中心向船舶提供气象、水位、航道、安全等信息13000 余条,处理有效报警377 次,纠正船舶违章航行29 次,为遇险船舶提供救援帮助39 次。同时,建设了覆盖全市危险货物、集装箱、滚装、重点客运(旅游)码头的视频监控系统。

  重庆市还建立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39 个有船区县建立乡镇管船机构和区县、乡镇、村(社)、船主四级安全目标责任制,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制,海事机构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和分管领导引咎辞职制度,水上应急救助协调机制,基本形成了水上安全监管"一盘棋"格局,建立了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十一五"期,重庆市全面推进三峡库区重要航道的船岸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航标配布建设,在嘉陵江河口段试验推广了航标遥控遥测系统,嘉陵江河口至北碚68 公里、乌江河口至白涛27 公里航道实施了夜航航标配布;在桥区、滩险等重点航段推广视频监控系统并实行重点设标,完善了现代化安全保障系统。

  为提高水上应急救援能力,重庆投资7000 多万元建立了巫山、江津水上交通管理监督站,投入2500 万元启动建设主城、合川、涪陵、彭水、云阳、巫山六个应急基地,投入近1000 万元建设了重庆市水上交通应急基地和指挥中心,制定水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并与社会救助打捞力量建立水上应急救助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交通应急保障体系。安全形势总体稳定,自2003 年7 月以来全市已连续95 个月未发生一次性死亡10 人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

  航运发展惠及民生"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内河航运发展放在"畅通重庆"和改善民生中把握,切实建设、改造了一批质量过关、性能优良的基础设施设备,帮扶企业解决资金短板等现实问题,保障了民生需求。

  码头狭窄、陡峭、破烂,雨天泥泞,群众行走困难,船舶停靠不安全,这是重庆百姓心目中的昔日农村渡口印象,这一落后面貌在"十一五"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重庆市投入5.6 亿元改造农村渡口码头1593 个、渡改人行桥15 座,同时投入1.8 亿元资金淘汰、拆解老旧客渡船1200 余艘,新建1075 艘标准化客渡船,全市客渡船标准化率达93%,群众乘上了"放心船"、过上了"平安渡"。针对三峡工程175 米蓄水后新增水域的周边群众出行不便问题,重庆投入688 万元建造了183 艘库周渡船投放库区运行。

  融资是困扰水运企业的一大难题,重庆市委、市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每年投入4000万元,采用担保贷款方式,积极引导水运企业重点发展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船舶。5 年中先后帮助11家企业成功融资3.7 亿元,建造标准化船舶50 艘,共25 万载重吨。

  重庆市还每年投入300 万元,为全市1600 余艘农村客渡船统一购买承运人责任险,一旦发生农村客渡船水上交通事故,伤亡人员每人最高可获得20万元的保险赔偿。

  在汶川地震、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及公共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中,水运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冰雪封不住的交通线"、"震不断的生命线"

  是人民群众对重庆水路交通保障最肯切的褒奖。

  目前,全市港航企业从业人员一半以上来自三峡库区,而由水运业带动的三峡库区煤炭、旅游、公路货运等产业的从业人员,高达50 万人以上,三峡库区与水运关联的产业吸纳的库区剩余劳力,更是高达200 多万人。

  重庆水运在快速发展中正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及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来源:重庆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