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服务“国门卫士”见证上海邮轮经济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4-13浏览次数:143

   近年伴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脚步,上海"邮轮经济"初具规模。在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吴淞炮台湾国际邮轮码头,豪华邮轮纷至沓来,上海港已逐步成为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邮轮母港。记者从已知的《2012年邮轮船期预报表》中获悉,今年上海港"邮轮经济"又将实现新的飞跃。各类邮轮及旅客总量将比2010"世博年"增长3倍以上,而母港邮轮又将成为其中的"主力军"。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海洋神话"号、"海洋航行者"号、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的"维多利亚"号,以及日本邮轮"海洋玫瑰"号纷纷在上海落户,开辟以"日韩游"为主的海上旅游航线。

  中国公安边检队伍中首支专业化邮轮服务队伍、有守护邮轮母港的"国门卫士"美誉的浦江边检站的警员们一路见证上海"邮轮经济"从无到有、逐步壮大。 记者今日专程就此采访。


据悉,1952年1月4日成立的浦江边检站是新中国第一批成立的四个边检站之一,原名"上海边检站",担负着黄浦江沿岸对外开放码头以及100余个江中浮筒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在各海港边检站中,浦江边检站检查内容涉及船舶种类最多,范围最广。

  上世纪70年代,上海邮轮经济刚刚萌芽。1973年9月13日,日本海洋大学"巴西丸"号邮轮成为建国后第一条造访上海的邮轮。当时,全船只有240多名旅客;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来沪邮轮零星。

  曾任上海边检站站长的陈俊1975年参军入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时,一般一年仅5、6条邮轮停靠上海。由于邮轮数量很少,上海港没有专门的停靠码头,往往是邮轮停靠码头后、待旅客一下地,便马上为货轮让开泊位。 谈及当时的邮轮检查手续,陈俊认为"非常严格、细致",但也十分"原始、繁琐"。据介绍,那时,所有邮轮在抵达吴淞锚地后,边检、海关、检疫、海事等组成的联检小组,乘交通艇、爬软梯登上邮轮。边检人员就在邮轮开往外虹桥码头的途中办理邮轮旅客和船员的边检入境手续。

  陈俊说,当年没有任何技术设备辅助,全凭人工和眼力,逐一检查旅客护照、签证,所幸旅客数量不多,边检战士基本上都能在邮轮靠岸前完成检查任务。据他描述,码头上的边检战士佩戴着54式或59式手枪在邮轮旁执勤监护。邮轮上的旅客被要求集体上下邮轮,单独上下的旅客需要船方提供相关证明。

  1978年3月,中国推出旅游团体签证政策,规定9人以上符合条件的旅游团可以办理团体旅游签证。陈俊回忆称,上世纪80年代中上期,邮轮访沪热逐步兴起。1982年,英国"伊莉莎白女王2号"邮轮到访,在上海及国内引起了不小轰动。象荷美邮轮公司、公主邮轮公司、水晶邮轮公司、银海邮轮公司、日本邮船公司、英国皇家邮轮公司等国际知名的邮轮公司都有邮轮前来,载客量也直线上升。 为了应对游客大增的状况,边检机关想了不少办法为旅客提供便利。比如,提前在吴淞锚地的登轮,争取更多的检查验证时间;如果由于旅客人数过多,无法在邮轮靠岸时办理完手续,则允许一部分已办妥手续的旅游团先行下地等。

  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外籍邮轮来访申城日渐频繁。1998年至2004年任上海边检站检查二队副队长的魏瑛是屡次抓获偷渡犯的"巾帼英雄"。她接受采访时说,每年3月-10月是邮轮高峰期,全年总有20多条邮轮到访。此外,还有运营"中国-韩国"航线的"罗马假期"号和"皇冠"号;运营"上海-香港"航线的"上海"号;"上海-日本"航线的"海华"号等定期进出上海港的国际客轮。她说,那时,边检检查大厅已经建成,但仅有5、6个验证台,无法应对大规模客流。对于大型邮轮,边检还是采取"登轮办理"的办法。不过,配备了电脑等技术设备的边检可对旅客名单进行预查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谈及抓获偷渡犯的难忘往昔,魏瑛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说,记得调入上海边检站的头一年,她在执行巡查任务时,发现1中年男子神色慌张,当即上前进行盘问。通过鉴定发现,该男子通过揭换照片制作伪假证件,妄图蒙混过关。这是该站首次查获偷渡案件,此后后的几年中,魏瑛几乎每年都会抓获1到2名涉嫌偷渡的犯罪分子,总数位居全站榜首。 她说,进入21世纪,随着国门的进一步开放,通过海路实施偷渡的犯罪案件也越来越少了。

  2002年大学毕业的屠慧玲是80后年轻边检民警。她说,2007年8月,她来到浦江站时,上海"邮轮经济"正在驶入发展"快车道"。中国首个标准化国际邮轮码头正在整合建设中。据她回忆,当时,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旗下的"爱兰歌娜"号成为首艘以上海为母港、面对中国旅客的大型豪华邮轮,载客量达到1000人左右,每4至5天一个航程。

  2008年10月,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建成,可同时停靠3艘7万吨级的大型邮轮;随后不久,位于北外滩"一滴水"的检查大厅也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上海港没有标准化邮轮码头和检查大厅的历史。自此,"经典号"、"海洋神话"号等邮轮纷纷以上海为母港开通海上旅游航线,吸引大批中国游客尝鲜"海上出境游"。

  2010上海世博会给邮轮经济带来的"刺激"令屠慧玲印象深刻。她说,世博会吸引世界各国邮轮纷至沓来。2010年1月初至10月底,浦江边检站检查各类邮轮200余艘次,旅客船员32万余人次,同比上一年增长近一倍,刷新上海港"邮轮经济"的历史记录。

  上海"邮轮经济"发展迅速,边检机关从此致力大幅提升通关效率,严密口岸管控。浦江边检站有关负责人表示,边检部门大量运用高科技装备:在"随轮办证"过程中,边检配套使用新型3M刷卡设备与笔记本电脑,可同时完成旅客资料的提取和相片的采集;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的"邮轮管控系统",可通过技术手段与船方提供的房卡信息相联,从而实现"精密管控"。

  对上海"邮轮经济"的前景,用这位年轻的边检民警的话说,是"无比光明和美好"的。2010年4月27日,"东方之睛"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首次迎来大型国际邮轮"钻石公主"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一期新建了2个大型邮轮泊位,同时可靠泊1个10万吨级邮轮和1个20万吨级邮轮;她与北外滩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共同打造上海国际邮轮母港。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