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边检走过60年,"服务"成为第一追求,服务上海的开放和发展,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航空枢纽港建设,服务出入上海的中外旅客-- 边检之"窗"越来越亲切敞亮
昨天,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对夫妇下了飞机,边看手表边领着3个孩子一路快跑,很着急的样子。接机的上海边检民警见状,连忙上前询问。原来来自荷兰的这家人是去香港度假,预定的航班不到半小时就要起飞,正赶着去办边检过境手续。"从3月15日起,24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可以免办边检手续了。"民警热情解释后,又引导他们前往中转办票柜台。一切顺利。
今天,"24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中转免签"的新规定实行已满一个月。这项新规定,是走过60年的上海边检努力提升服务、与国际接轨的又一新起点。
上海边检总站总站长施健告诉记者,60年来,从手工操作到电子通关、从眼看手摸到仪器甄别、从强调"管控"到中转免签,年出入境船舶从几百艘次到接近5万艘次、年出入境飞机从100余架次到17万架次、年出入境人员从4万人次到2500多万人次,上海边检在发展变化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将申城海、陆、空九大口岸打造成享誉国际的"上海之窗"。
"电子通关"增效百倍
1月29日,浦东国际机场出入境81472人次,再次刷新单日客流纪录。这一天,上海机场边检站利用航班动态显示系统和国际航班载运人员信息预报系统,提前预测到客流高峰,又运用边检信息管理系统和港澳客人自助通关系统,使每位旅客的验证时间在"少于45秒"的标准下又缩短5-10秒,结果,98%以上旅客等候和办理边检手续的时间少于20分钟。
这样的速度和效率,曾经难以想象。
上海边检总站的荣誉室里展示着一些泛黄的照片,既记载了边检人的奋斗,也记录了他们的艰苦。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在口岸办理边防检查手续,边检民警都是手抄名单、大脑记忆、人工比对,而所有旅客都要填写出入境登记卡,再被人工建档保存。后来技术条件有所改善,但设备还是落后,比如出入境旅客资料,仍需由专人在后台将登记卡上填写的内容一一录入计算机。那时的边防检查,费时、费力,容易出错,工作人员和旅客都辛苦。而改革开放后,上海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逐年迅猛增长。
上世纪90年代,边防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启用,在全新的电脑界面上点击操作,民警办证快多了,旅客过关也便捷多了。2006年,上海边检总站全面启用新一代的"梅沙系统"。从此,办理边检手续时,边检民警改用护照阅读机录入出入境人员资料,随即自动送存数据库;港澳旅客更可利用自助查验系统,像坐地铁刷卡一样自行办理入境通关手续。
有"电子通关"做技术保证,上海边检不断提速:2004年5月1日起,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和《往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行证》的人员不再需要填写出入境登记卡;2007年1月1日起,所有中国公民免填入境登记卡;2007年10月1日起,所有中国公民免填出境登记卡,中外旅客中转过境免填入、出境登记卡;2012年1月1日起,取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外国籍人员、外国籍机组人员以及船员免填外国人入、出境卡……
"仪器甄别"防控无漏
前不久,在外高桥港区的边检海员证件研究室,鉴证民警借助一台仪器发出的强光、侧光、紫外光等6种光源,配合使用电子显微镜等,迅速鉴别出两本整本伪造的外国海员证件,成功查获一起持伪假证件随船入境的案件。
民警告诉记者,以前可没有专门的伪假证件鉴别仪器,前辈们都凭灵敏感觉和工作经验,在川流不息的出入境人员中捕捉蛛丝马迹,找出可疑对象,再用眼看、手摸鉴别证件真伪,那时的"设备",只有放大镜、大头针……
最近十多年,上海边检总站装备了文检仪,配置了3D全息人身检查仪、X射线检查系统、爆炸物品探测器等专用检查装备,都是世界一流水平,查获各类非法出入境人员的能力大大提升。1998年至2011年,上海边检总站共查获偷渡者近7000人次,有力打击了口岸非法出入境活动。
在海港口岸,上海边检总站对国际航行船舶监护勤务实行重大改革,由原来的单一梯口监护,调整为如今以巡查为主、抽查与重点监护相结合的新方式;同时根据科技强警要求,在海港码头安装电视监控系统,实行"巡查+电视监控"管理模式,并配备执勤车辆,有效缓解了边检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船舶监管质量。
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边检总站自己研发的港口电子门禁、船舶外档监控、国际航行船舶动态管控等高科技系统装备投入使用,边检民警足不出户就能通过"鹰眼"实时掌控上海港范围内所有船舶的航行动态,并因此查获了外轮利用集装箱搞集体偷渡、利用小驳船运送偷渡人员登外轮偷渡等案件。
从眼看、手摸、大脑记,到利用电脑网络、先进仪器、"电子警察"等多种技术手段立体检查监控,上海边检总站不断"长功夫",先后出色完成了《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第35届亚行年会、第12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上海世游赛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
观念更新"服务第一"
今年2月下旬的一天,一位外国女士推着婴儿车一路小跑来到浦东机场过境大厅,一看大厅里中转旅客不少,排着队,顿时满脸焦虑。边检民警一问,原来她联程飞纽约的航班很快就要起飞。民警立即带她前往"爱心通道",快速办好过境边检手续……
浦东机场国际中转旅客逐年增多,像那位女士这样因为办理各种手续而险些错过转机的事情时有发生。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航空枢纽港,边检怎样提供更多服务?3月15日起,经公安部批准,浦东国际机场在中国内地率先实行"24小时国际转国际旅客免办边检手续"的新政策。实行1个月来,受惠的旅客已超过2万人。调查发现,浦东机场的直接过境旅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4.23%,这反映出上海空港对国际中转旅客的吸引力正日益增强,而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吸引力关系密切。
边检的发展历程,映射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管控",曾经长期是边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今,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开放和自信,上海边检"管控、效率与服务"的执法观念转变为"服务、管控与效率",已推出边检民警赴海外随船办理出入境手续、移动验放车、外语志愿者服务队、"爱心通道"、45秒通关承诺等多个特色服务项目;从2007年初开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至今,未发生一起有效投诉,收到社会各界和出入境人员的感谢信、锦旗560多封(面)。
国际机场协会(ACI)最近公布了2011年度全球180家机场旅客满意度测评结果,浦东机场涉及边检机关的3项指标全部进入全球前10。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