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组合港再谋新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0-10浏览次数:27

    15年来长三角港口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功不可没;面对新形势,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变"务虚"为"务实",十一项重点行动力谋长三角港口发展新局面

  1997 年,为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务院同意上海组合港的组建方案。上海组合港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和江苏为两翼,在不改变原有地域和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对相应港口的集装箱码头泊位进行组合。1997年9月29日,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上海组合港管委会)正式成立。

成绩斐然

  15年来,上海组合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主要航道得到整治,专业化码头陆续建成,航运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物流服务效率不断提高,航运服务功能不断健全,港口通过能力快速增长。

  据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明志介绍,2011年长三角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57亿吨,占全国比重的37.42%,是1997年的6.12倍;集装箱运输发展成果显著,已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900多条航线,每天有240多个航班往来,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80.49万TEU,占全国比重的37.69%,是1997年的19.31倍。目前,长三角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15478个,占全国48%。其中,上海2343个;浙江省5896个;江苏7239个。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有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湖州港、嘉兴内河港、苏州港、南通港、南京港、连云港港、江阴港、镇江港和泰州港十一个亿吨大港,其中,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在世界10大集装箱港口中,集装箱吞吐量比重由1996年的4.9%提高到23.8%。2011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73.9万TEU,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立足长江、面向世界、打造现代化国际海港区"战略目标,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胜利完工并交付使用,长江口航道水深由-7米增深至-12.5米。2011年8月28日,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也已开工。

  此外,在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航运金融、邮轮产业等方面,长三角地区也走在了前面,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政策效应初步显现。2011年底,中国海事局批复设立新的船籍港"中国洋山港",洋山保税港区船舶登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正式启动,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取得突破,航运产业基金初步组建;上海航运交易所编制"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国内基于此指数的衍生品交易额超过100亿人民币……

  "十一五"期间,在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的指引下,长三角地区建立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部际协调机制,上海组合港港航工作会议机制作用进一步发挥。建立了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六省市以及川渝沪等区域"大通关"合作工作机制,促进跨区域口岸物流联动发展,增强了地区间港航业深度合作,建立长三角港口间更为高效、便捷和安全的集疏运通道。

协调服务促进港航发展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自成立以来,在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港口发展趋势和长三角区域港口发展的需要,发挥区域港航综合协调优势,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战略分析和政策研究,为区域港口、航运及现代航运服务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与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一起开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调研,起草《率先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建议》专报,辅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决策,对国务院2009年19号文件的出台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建立和完善了长三角区域港口规划、市场监管、港航信息化建设和港口安全与环保四个强有力的合作协调机制和高效运行机制,确定了上海组合港港航管理部门十三项联动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上海组合港工作会议的成员单位、工作重点等问题,为区域港口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金融危机期间,上海组合港管委会积极主动协调区域港口采取联合行动,制定《长三角港口集装箱运输应急联动规则》,协调各港保持价格基本稳定,有效减弱了金融危机对区域港口的冲击,维持了市场稳定,避免了恶性竞争。

  自成立以来,上海组合港管委会把加强信息研究整理和分析预测当作重要工作之一。从2006年起,每半年和一年分别发布《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分析》报告,向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政府及长三角地区港口管理机构,港口、航运企业等提供比较系统、全面的区域港口经济运行情况及形势分析,用信息引导区域港口发展方向,引导各港健康发展。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十分重视区域港口信息化建设,制定《长三角区域港口信息化建设发展意见及行动方案》,促进各港信息化工作的相互衔接,建立港口行政管理和港口企业业务信息互通机制,组织构建长三角区域及长江流域港口数据交换中心,初步提出建立长三角及长江流域数据交换中心的设计方案及各港合作建立共享平台的方式和运营模式。

  为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上海组合港管委会积极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关单位开展航运金融、航运法律、航运人才等活动,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上海市人才交流中心、欧盟中国经济文化委员会等单位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法律、航运文化等高端服务的开展。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积极协助交通运输部和两省一市政府做好区域协调工作,参与做好长三角地区水运市场监管及应急协调任务。在防冻抗灾期间,负责组织协调长三角港口抢运电煤,协助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上海市有关单位做好中日集装箱运输航线协调,规范市场行为,避免出现重大问题。

从务虚到务实

  1996年,我国提出以组合港为核心的港口建设模式,沿海港口要加快资源整合,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充分发挥港口的群体优势。1997年9月,上海组合港管委会成立,探索以上海市为中心,江苏省、浙江省为两翼的港口间协调发展模式。

  2000年,上海组合港管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组合港范围内的港口成立集装箱码头建设规划、建设项目时要征求管委会意见;希望中央审批组合港范围内的国内外集装箱码头运输建设、中外班轮航线项目时听取管委会意见。

  2010年9月29日,上海组合港管委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情况和国际国内水运形势,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调整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按照"掌握动态,研究问题,提出建议,支持决策,协调服务"的工作原则,确定下一步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十项重点工作。

  2011年10月22日,上海组合港管委会为进一步发挥对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综合行政协调作用,在第三次全体会议确定的《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召开了第四次会议,确定"十二五"期间《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工作的行动计划》。

  9月26日,上海组合港管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上海市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长三角区域港航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应加强长三角区域港口规划协调,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港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支持港航企业跨区域开展业务,加大航运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创新力度。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日趋加速,上海组合港管委会成立15年来,以上海市为中心,江苏、浙江为两翼的港口间协调机制逐渐从务虚转变为务实。"十二五"期间,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组合港成员将开展十一项重点行动,招招剑指长三角一体化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的十一项重点行动包括:完善上海组合港办公室工作制度,建立上海组合港规划协商机制,促进各港规划衔接;组织联合研究并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全国水运数据中心长三角分中心,发展智能航运;完善区域监管机制,规范运输市场秩序;继续发布港口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港航政策研究,促进区域港口合作;优化内河集疏运体系,提高水水中转比例;联合研究航运金融,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高端人才培训机构;联合举办大型港航系列宣传活动;推动建立具有世界较强影响的中国国际航运节

来源:上海航运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