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东部的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面积仅有2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但现在,这片土地正被寄予厚望,有可能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在3月底的一次基层考察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是在这片土地上鼓励支持上海积极大胆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他说,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
未来在28平方公里的上海综合保税区上孕育的新一轮开放,不仅可能为其他沿海省份的转型提供经验,在国有企业改革、审批制度改革、投资制度改革等方面,都会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推动。如今,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触及到了更多体制机制的问题,攻坚势在必行。
《央广财经评论》,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评论这个话题。
"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常说的"自由贸易区"有什么不同?
张建平: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种海关特殊监管区,是指在自己的国土上,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实施特殊的关税政策,比如货物进出免关税等,检验检疫程序也非常便捷,人员流动便利化程度非常高,这样一个小的区域为国际物流中转、便利国际航运,还有我们有关的金融政策都非常便利。
自由贸易区英文叫做Free Trade Agreement,严格翻译过来应该叫"自由贸易协定",是指国家和国家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实际上整个中国和日本、韩国,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之间签署的就是自由贸易协定,是在国家层面上实施的自由贸易区。
李克强总理在谈到上海自贸实验区时提到,要让跨国公司的亚太地区总部能向中国地区转移,还说这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如何解读李克强总理的这一说法?在审批制度改革、投资制度改革等方面,我们面临怎样的挑战?
张建平:亚洲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全球的跨国公司不断向亚洲集聚,这个过程中,亚洲的竞争很激烈,与东盟、中国、东盟、印度这些经济体比较起来,中国的要素成本现在上升得非常快,仅仅是劳动力要素成本,每年工资增长速度要超过GDP的增长速度,研发成本也在上升,所以在和东盟和印度竞争的过程当中,可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咱们国家现在的投资管理体制对于外资,要进行审批和备案,但是在国外通常都是对外资实施准入前和准入后的国民待遇,程序非常简单,这样也对抓住机遇、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提出了挑战。
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的服务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蕴藏巨大的就业潜力,要发展服务业,还要用开放来倒逼,这是否意味着发展服务业是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
张建平:没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必须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前沿阵地,也是一个排头兵,这一次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促进上海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在这个方面,上海要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政府在金融和物流方面给它提供了很多政策,推动上海朝这个方向发展,比如外汇管制的放松、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业务的开展、保税仓单的质押融资等。另外,在国际物流中转这方面会有一个很快的发展,在离岸贸易和在岸贸易的结合、内贸和外贸统筹运作方面都会产生非常大的优势,这会把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都带动起来,推动上海的改革。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极,上海和香港总是喜欢被人拿来比较。有人担心,在上海设立新型自由贸易区,那香港所拥有的信息优势和政策优势将会被大幅削弱。怎么看这种判断?
张建平:完全不会削弱。上海这个试验区的面积只有28平方公里,香港有1095平方公里,整个行政区可以被看作一个大的自由经济体,因为是香港是全球最自由、透明度最高的经济体,上海现在只不过是在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方面迈进。
当然上海和香港之间肯定会有竞争关系,但是,中国经济规模如此之大,需要有不同区域的经济中心,香港是华南的区域经济中心,上海是华东的区域经济中心,之间有良好的竞争联动,共同发展一个好的机制的形成,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