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国内财产保险公司在沪设立的第四家航运保险专业机构--阳光产险航运保险运营中心(以下简称"阳光产险航运中心")正式开业。至此,除永安保险相关机构获批筹建外,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阳光保险的航运保险运营中心都已齐聚上海。
打造差异化竞争模式
尽管多家公司都在上海成立了航运保险中心,但各家公司在运行模式上存在差别。据悉,人保财险航运保险中心的功能类似于一个业务管理平台,与平安产险的航运保险中心模式类似。太平洋(601099,股吧)产险的航运保险事业部与航运保险事业营运中心相互配合,共同推进该公司航运保险业务。
阳光产险航运中心历时4个月的周密筹备,按照专业航运保险运营机构模式设置,打造出运营、两核、出单、服务为一体的事业部制的运营模式。
"人保、太保和平安几乎占据着上海航运保险业务中的"大头",我们暂时并没有要跟"老三家"正面竞争的打算,而是专注于吸纳专业人才,成立专业团队和提供专业服务,并希望在航运保险市场上走出一条新路。"阳光产险总裁罗海平说。
据罗海平介绍,阳光产险航运中心将全面承担阳光产险全系统航运保险业务经营管理责任,独立核算,授权经营,并将原来分散在不同分支机构和部门的市场拓展、承保理赔、财务核算、客户服务等经营职能集中整合,实施一体化管理。
"目前,这是全国水险市场较为创新的运作模式。同时,大部分航保中心都是按照产品的管理模式经营,阳光产险则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管理。比如,客户能同时在航运中心买到其他险种,并享受到综合性、集约化的服务。"罗海平说。
计划突破中高端市场
近几年,尽管国内的航运市场低迷,船价持续下降,但上海的船舶险逆势增长,保持了较高的保费收入。据了解,目前在上海涉足航运险的险企总数超过40家。
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市船舶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2.62亿元,同比增长8.51%,占全国船舶险的40.63%;上海货运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3.39亿元,占全国货运险的13.16%,超过国内其他五大主要港口业务量总和。
船舶险和货运险的迅速增长,得益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推动。
上海航运险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瓶颈,尤其是低端航运保险市场的过度竞争,但在中高端航运保险产品和服务、航运保险中介体系的建立上却难有突破。
对此,罗海平坦言:"阳光产险的客户目前还处于中低端市场,不过下一步将逐步突破到中高端市场,这是我们的目标。由于之前的能力不足,对客户资源的挖掘有限。成立了专业化团队之后,能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空间非常大。"
上海航保协会有望下月成立
一直备受关注的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或将于下月正式成立。据阳光产险总裁助理李开斌介绍,目前,共有12家航运保险市场主体参与,其中,保险公司一共为8家,包括人保、太保、平安产险、阳光产险等。
航保协会的建立或能改变各家公司单打独斗的状态,形成行业合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专业人才缺乏、法律环境不完善、第三方公估机构作用未充分发挥、航运保险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
国内航运保险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是业内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水险队伍,是发展好航运保险中心最重要的考虑之一。
"上海是人才集聚的地方,也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因此,通过航运中心,我们希望能吸纳国内外优秀的专业人才,建立起人才高地。"罗海平说。
来源:中国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