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最快将于本周正式对外披露。有关人士透露,上海自贸区方案将重点打造对外投资的服务促进体系,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方案还提及"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等。
多位保险行业内人士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险资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或为最大看点,这给险企带来更多的金融项目、投资渠道。在上海自贸区方案出炉后,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第二总部在上海)具有地缘优势。同时,上海自贸区对相关领域的支持也将惠及这两家公司的财险业务。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已成立相关项目研究小组,设计、推出相应产品和服务。但该消息未能得到上述两家险企官方证实。
险资运用或成亮点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此次总体方案中,"金融服务业要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业内传言,已有一些保险公司拟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
保险业内人士称:"在上海自贸区建立一个完全自由的金融环境,对外资险企是好事,对中资险企影响不大。"但也有分析人士持不同观点:"保险行业是行业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不管是外资、还是中资在行业内的占比已经相对稳定。"
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外资进入上海自贸区或还将沿袭入市以后的规定,即通过参股的方式来实现,且对参股比例有较强的约束。"但他同时指出,"与更为成熟的外资险企相比,国内险企发展时间短,外资险企的进入势必给国内中小保险机构形成一定冲击。不过竞争也是双刃剑,利于引进外资险企经验,在产品设计、客户维护、保险赔付等方面将给国内险企带来更多借鉴。"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的上海自贸区方案显示:"将重点打造对外投资的服务促进体系,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将有完整的服务体系方案,从项目的审批备案、对外投资资金使用的便利等方面都将覆盖;还将扩大投资领域,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但金融领域除外,仍将审批。"
据了解,此次方案在金融领域开放方面规定:"上海自贸区将探索建立试验区金融监管新体制,将会有一揽子制度创新,包括人民币自由兑换、资金自由流通等。"
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的自由流通将促进险企的对外投资,将给险企带来更多的金融项目、投资渠道,促进险企对内投资。险企资金的运用或是未来最大看点。
上述知情人士还指出,"在保险资金的运用方面,险企在匹配保险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加大债权投资、另类投资的比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本倒逼也将促进险企加大创新力度。"方案还透露,基于一些改革创新,"将会产生一系列金融市场的创新产品,在这方面也将会被鼓励"。
平安、太保优势明显
一位保险业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海自贸区在开发、建设上投资或达到千亿级别,如此之大的资金需求不是仅一两家险企可以满足的,险企的参与还要看竞争力。"据了其解,已有一些险企已经积极准备,预计不久将提前介入到自贸区建设的大潮中。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已成立了相关项目研究小组,拟根据上海自贸区建设相关细则,设计、推出相应产品和服务。
不过,9月11日该消息未能得到上述两家险企官方证实。但中国平安高管前不久公开表露参与意向。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称,"中国平安是从改革试验区走出来的,如果有机会参与到新一轮改革,包括上海自贸区建设,平安是非常愿意的。在创新改革和投资方面,希望有这样的机会。"
前述保险行业分析师认为,"上海自贸区建立后,贸易活动必然更加活跃,有利于航运业务的增长,可以预计利好财险业务。"
据了解,中国太保于2010年12月30日设立上海航运保险运营中心,作为中国保监会批准试点设立的首批总部专属经营机构,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船舶、货运、海上能源、码头财产、海事责任等全系列航运保险业务。此后,中国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也设立上海航运保险运营中心。
上述分析师提醒,"即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两家公司先行参与上海自贸区航运险等财险业务,具体受益情况还很难说。"
中国平安中报显示,上半年,平安财险保费收入为537.44亿元,其中车险业务408.44亿元,占比为76%,船舶险保费收入为3.65亿元,仅占0.68%,货运险保费收入7亿元,仅占1.3%。而中国太保今年中期实现财险保费收入423.54亿元,其中车险业务318.34亿元,占比75.16%,货运险保费收入9.86亿元,仅占2.3%。
此外,方案还提及"培育再保险市场"等。一位保险行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都将逐步受益。"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