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长江日报记者从东西湖区获悉,在离开武汉60年之后,太古洋行的赓续者太古集团将回到武汉,在该区保税物流园区落户。两次来汉,相隔百年,这家老牌英国企业看重的,都是武汉发展所带来的商机。
1877年,英资太古洋行在汉口开设分支机构,从事航运物流业务。当时的武汉,是一座建在码头上的城市,繁荣的进出口贸易让其有着长江流域最发达的水运业务。
武汉是中国地理中心,1200公里半径圈覆盖了中国80%以上的经济发达城市,九州通衢的地利天然适合商品的集散及物流业的发展,自古就有"货到汉口活"的商业口碑。
东西湖集中体现了武汉地理位置优势和商品转运效率:汉江傍城而流,机场咫尺之遥,京珠、汉丹等多条沟通东西南北的大动脉穿城而过,铁水公空的立体交通格局适宜各类商品通过各种交通方式便捷流转。
"我们做过一个试验,从广州和武汉东西湖同时向珠三角的一座城市发送商品,时间差不多,武汉的价格还低。"深圳华强集团投资发展部一位高管表示,在电子商务时代,东西湖让武汉物流业非常有竞争力。
企业的选择,让东西湖成为武汉最大的物流企业聚集区。在该区西部的保税物流园区,弹丸之地聚集着包括美国联邦快递、京东商城、苏宁易购、顺丰速递、圆通、中通等上千家物流企业。园区负责人笑言,"这里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江城几百万人网上购物的体验。"
几百年前,中国茶叶曾通过从汉口出发的中俄万里茶路,到达位于欧洲的圣彼得堡。今年,在中欧(武汉)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后,位于东西湖的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即将开通直达俄罗斯的国际班列。
国际航线增多、新港码头建设、中欧(武汉)班列常态化运行,武汉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方便和畅通。
在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负责人看来,武汉是具备做全球节点的城市,可作为国际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分拨点,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物流是保税物流中心重要方向。
"借助正在申报的综合保税区这一大平台和中欧(武汉)班列这一跨国铁路大通道,让武汉流通世界成为可能。"东西湖区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已经建成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并筹建虚拟空港和电子口岸,全部建成后东西湖将成为大武汉走向世界的陆上"大码头"。
现代物流带来国际商贸发展
今后在东西湖就可"全球购"
贯穿东西湖的107国道,挂着各省牌照的大货车川流不息,进进出出。货车最为密集的地方,是国道旁边的东西湖区保税物流中心。
东西湖区保税物流中心,是中部地区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园区负责人回忆,2009年前,由于没有保税物流园区,湖北企业出口货物都要到其他省市去办理出口退税等业务。
在封关运行5年后,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仍在快速发展。据统计,2009年到2013年,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完成进出口业务累计88693票,总货值122.8亿美元,征收税款23.35亿元,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
汉口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南来北往的商品流通节点,以水运为主的物流业十分发达。据介绍,在现代物流业大规模发展之前,东西湖吴家山区域就有很多从事承接汉口地区零担物流的中小企业,舵落口大市场也因此日渐繁华。
走过码头时代,东西湖逐渐成为汉口商品流通的主要集散地。经过多年招商和培育发展,东西湖现代物流业蔚然而兴,成为国内物流业的一方高地。
今年4月,位于东西湖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始固定发行通往欧洲的中欧(武汉)班列。这条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走行的大通道,不仅输出武汉制造的各类产品,也让大宗商品的进口能够更快更方便。
物流和商贸,是一个硬币的两面。2013年,东西湖与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签署了关于武汉全球商品采购中心项目产业促进合作协议。
这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全球商品采购中心。建成后,采购中心一头连着欧美海外市场,一头连着国内其他城市,各种进口商品在此展示和销售,并从这里流向其他地区。
保税物流中心介绍,武汉全球商品采购中心将引进国内外一级进口商品经销商50-100家,在区内设立办公、展示、仓储、交易一体化平台,设立进口葡萄酒、进口水果、进口肉制品、进口奶粉、进口奢侈品、进口快消品、进口生产资料等办公展示区,形成10亿-20亿元的销售规模,成为华中地区最具保税特色的最大进口商品集散中心。
对于市民而言,这意味着不需要出国或者海淘,在东西湖就可以一站式挑选各种价优质廉的进口商品。
互联网时代,商品买卖、资金划拨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只有生产和物流难以虚拟,物流业在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凸显。物流优势,正成为东西湖吸引国内外资本和产业的一张王牌。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更名。作为中部门户机场,天河机场距离东西湖核心区域只有15分钟。东西湖希望,通过发达的现代物流业来促进武汉临空经济的发展。
"现代物流和临近空港的优势,将吸引包括航空制造维修、临空高端服务业的落户。"东西湖区负责人表示,作为城区中的物流大区,将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推进开发区和吴家山生态新城建设,为武汉实现生产总值万亿倍增作出自己的区域贡献。
东西湖区委书记张平:
为开放的武汉作出区域专业性贡献
"武汉历来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开放的城市需要强大的开放功能和基础设施保障。"在东西湖区委书记张平看来,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能离开开放的经济体系,"三流"即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都要适应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一招。在上海洋山港、外高桥,张平曾见识过作为世界航运中心的上海,依靠大港口如何与世界做生意。他说,武汉虽然没有海运先天优势,但是在内陆却有明显的"三流"优势。
京珠高速与沪蓉高速公路在这里交会,汉江在这里流过,坐拥湖北公路口岸、铁路口岸,拥有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之一,中欧(武汉)班列已常态化运营,距离天河机场只有15分钟的车程,张平说,东西湖地利优势在中国内地不可多得,天然适合发展现代物流业。
物流业的发达水平是中心城市聚集和辐射功能的重要标志,更是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多年在区工作,张平清楚,每一个招商引资对象都会对物流成本与便捷高度关注。东西湖铁水公空的立体交通优势,不仅方便了区域内工业企业原料和产品的快进快出,而且直接提升武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融入世界经济循环的能力。
物流兴,不仅兴工业,现代服务业也能直接受益。张平介绍,目前东西湖72平方公里的工业倍增示范区基础设施完备,新的发展空间价值提升、功能提升、企业集聚的吸引力提升,依托发达的现代物流,完全能够满足上百亿投资项目的入驻要求;现代物流业带来的除了物流,还有庞大的流入人口,对正在建设中的吴家山生态新城也有很大拉动作用。
作为武汉人,张平对今天武汉的发展态势感到骄傲。他说,今年武汉gdp冲刺1万亿,是城市发展的里程碑,站高谋远谋划万亿倍增,既有基础又十分及时,体现了当代武汉人对这座城市的责任与担当。
"实现万亿倍增,东西湖要发挥区域和对外开放基础设施条件好的优势,通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对外开放、工业倍增和gdp倍增,积极探索内陆自贸区体制、机制的建设,利用越来越开放的发展空间和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对全市目标的实现作出专业性的贡献。"张平说,这是东西湖的优势与使命。
来源:湖北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