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随着一个集装箱起吊,海沧港区新海达码头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成功跻身百万标箱集装箱码头行列。该码头吞吐量从2013年的10万标箱到如今的100万标箱,其跨越发展充分体现厦门港整合资源、转型升级的脚步正越来越快。
港口是厦门的一条生命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集装箱业务发展。在海沧区、厦门港口管理局、口岸部门的支持下,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近年来积极开展码头资源整合工作,将集装箱业务向条件优越的海沧港区转移,并增辟内、外贸航线维持箱量稳步提升,使全港在航运业普遍持续低迷、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
据悉,新海达码头于2011年投入试运营,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主要承接外贸业务。2014年,随着厦门港码头资源整合工作及东渡邮轮母港建设的推进,更多的航线进驻新海达码头。2014年4月22日,随着内贸箱业务落地生根,新海达码头驶上了发展的"高速路",单月吞吐量不断创下新高,从5万标箱/月一路飙升至如今的超10万标箱/月。
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及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今年9月,全省自贸试验区首条闽琼海上快线在海沧港区新海达码头开通,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该码头拥有8家内贸船公司、22条航线,辐射全国主要港口,预计2015年全年,新海达码头吞吐量将达120万标箱,逼近该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当前,新海达码头已成为内贸南北航线的转运平台及东南沿海区域的枢纽码头,集聚和辐射能力迈上了新台阶。码头的跨越发展,得益于厦门港口资源整合的契机以及集装箱业务的战略转移,也与海沧区积极开展"创造一流国际营商好环境,构筑区域转型升级新高地"工作密不可分。
海沧区介绍,该区结合航运中心建设,以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为平台,创新物流服务,积极开展相关航运要素业务,并持续强化口岸服务功能,与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携手推进省、市重点工程海沧港区20#、21#深水码头建设,以期形成20万吨级码头"规模效应",实现海沧港区业务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努力打造全市"三个转型"先行区。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