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金砖机遇 提升港口品质
在城市发展定位方面,厦门一直主打"现代化国际性港口旅游"这张牌。而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的平台带动作用越来越得到各方的重视。港务集团将把握厦门会晤带来的机会,围绕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区域性邮轮母港建设,拓展航线、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向着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国际邮轮母港、绿色智慧港"的目标迈进。---陈鼎瑜
"从港口旅游业来说,厦门港务将抓住厦门会晤带来的机遇,拓展厦门海上旅游产业,延伸邮轮母港产业链条,实现 ‘船、港、城’三位一体的联动发展模式,全力铸造厦门的港口旅游品牌。"作为一名老厦门人,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鼎瑜不仅见证着厦门的发展,也陪伴着港务集团成长。
日前,就厦门会晤将给厦门带来怎样的机遇,以及厦门企业如何练好内功应对城市发展需要等话题,这位厦门港务掌门人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 谈印象]
厦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
"厦门是一座有着无穷潜力的城市。"在谈及对厦门的印象时,陈鼎瑜如数家珍地向记者道来,"作为改革开放的代表性城市,厦门也是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近年来,厦门又相继成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和自贸试验片区,政策优势和虹吸效应明显"。
他说,地理区位优势是厦门具有潜力的要素之一。厦门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不仅是东南沿海重要的出海口,还是厦蓉欧铁路的重要节点,对内辐射大陆,连接"一带",对外辐射东盟,连接"一路",因此,厦门在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中欧(厦门)班列连接厦门与欧洲,厦门作为中国重要港口城市,更是与印度、南非、巴西等"金砖国家"保持密切的经贸往来。据了解,2016年,厦门港开往俄罗斯、南非、印度的3条集装箱航线,吞吐量为18万标箱,主要从这些国家进口石材、锆英砂、铜精矿等。
目前,会展业已是厦门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具有完善的会展设施和丰富的会展经验,能为厦门会晤提供有效保障。"我相信未来在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上,厦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和机会。"陈鼎瑜说。
[ 谈发展]
寻求走出去投资发展机会
据介绍,厦门会晤的举办,对港务集团来说是一个重要机遇,正切切实实地推动着企业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将加强船舶安全管理,多措并举提升港口服务品质,助力打造厦门的港口旅游品牌。"陈鼎瑜说。
同时,陈鼎瑜也希望与会的各国来宾能深切感受厦门港口的地方风情与特色元素,品味港口与城市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情怀。
厦门会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关注,也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势必为港口航运业、运输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那么,应该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我认为企业发展必须具备几要素:服务要精、效率要高、成本要低。要让我们的服务对象有获得感,业务才会越做越大,合作黏性越来越高,企业发展的机会也才会更多。"陈鼎瑜坦言,"可以预期,厦门和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日渐活跃。我们港口致力于降低口岸物流成本、提高口岸贸易便利化水平,确保进口货物快速通关。再者,我们港口也在寻求‘走出去’投资发展的机会,厦门会晤将为我们布局海外带来重要契机。"
陈鼎瑜表示,港务集团还将对内挖掘更多具有厦门特色的旅游热点,对外吸收西方先进旅游理念,体现既有本土性又多元并包的文化底蕴,软硬实力共提升,内外文化齐发展,展现港务旅游的国际性服务水平。
[ 谈应对]
练好"内功",把握金砖机遇
厦门企业应如何把握厦门会晤带来的机遇?
陈鼎瑜对记者表示,厦门会晤对厦门最直接的影响是城市知名度和品牌实力的显著提升,将推动城市氛围、人才环境提升与国际接轨发展,更将在招商引资、吸纳人才方面培育出更大的吸引力和国际化优势。"我们将进行调整,练好内功,根据发展趋势集中我们的优势,做好我们的强项,结合内外部环境与实际情况拓展业务。如物流业,我们就要做好服务,保证信息配套、金融配套、通关便利化,让我们的客户享受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在双边贸易中占据优势。总而言之,要调整先有实力,适时适度把握时机。"
陈鼎瑜表示:"港务集团将把握金砖机遇,围绕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区域性邮轮母港建设,拓展‘金砖航线’;并继续完善港口信息化与智能化、港口金融等航运要素,并不断探索多元化发展、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向着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国际邮轮母港、绿色智慧港’的目标迈进,创建 ‘五大发展’示范港口。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是福建省港口龙头企业、厦门市直管国有企业集团,是海峡西岸最大、最具实力的港口及综合物流运营商。2016年,集团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8亿吨,比增4%;集装箱吞吐量837万标箱,比增4%,增速居全国沿海主要集装箱港口前三,位居世界集装箱百强港第16位,排名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七位。2016年,集团还完成国际邮轮旅客吞吐超20万人次,比增14.2%。
集团拥有厦门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境外、境内上市企业。集团成员企业135家,经营产业涉及港口货运、客运、物流、船舶代理、航运、拖轮、理货、供应链、信息、工程、疏浚、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资产管理等诸多领域。
来源: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