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尾造船公司)为TasikSubsea公司建造的国内首艘出口105米饱和潜水支持船"SouthernStar"号签字交船,并长期租用给国际知名深海作业公司。
这艘我国自主建造的典型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特性船舶,是国内第一艘采用平旋式Voith舵桨的潜水支持船,满足美国船级社(ABS)最新规范要求,配备目前最先进的DP3动力定位系统,确保船舶在恶劣情况下保持有效的定位能力;配备3000米水深150吨主动波浪补偿吊,极大提升深海作业起吊能力;同时拥有一套满足300米水深饱和潜水系统,支持15名潜水员在300米水下轮换工作长达28天。
中国工业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这艘潜水支持船的成功交付,表明我国海工装备市场正迎来新的技术突破。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位于福建省闽江口的马尾造船公司,具有150多年造船历史,是福建海工装备制造界的佼佼者,《福建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规划的重要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之一。依靠技改和创新,马尾造船公司走在了我国海工装备市场的前列。
《福建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合理开发利用岸线、海域、海岛等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特色鲜明的湾区经济,引导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现代海洋渔业基地、海洋新兴产业基地、海洋服务业基地、临海高端制造业基地等,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同时还指出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传承商贸人文历史,发挥海上海外优势,努力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福建省经信委负责人认为,加快做强做大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对于福建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最近,由福建省经信委主办,福建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福建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工业项目成果与技术需求对接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工装备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成果推介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作为福建6.18专场推介会之一,旨在加快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步伐,提升福建省海工船舶、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从单一的项目合作到建立更广泛的产学研战略合作转变,实现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深度结合。
推介会获得丰硕成果,不但推介了福建省海工船舶、装备制造企业技术需求56项,还发布了中国石油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等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的项目成果及专利230项。经过对接洽谈,包括海水淡化、离岛生活污水处理、水产养殖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精密加工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12项对接项目在现场签约。
很多专家表示,这些项目都具有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特征,科技含量较高,能够推动福建省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福建省海工装备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先进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随着陆地资源日趋枯竭,人类生存和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大规模、全面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发展海洋经济已列入各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
中国工业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据初步估算,201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05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海洋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海洋经济实现了"十三五"平稳开局。其中,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最为引人注目,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蓬勃兴起。
福建省经信委副主任兰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装备制造业是福建省着力培育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则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方向,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资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也是福建省海洋经济强省战略中大力支持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福建省有关方面负责人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目前,福建省将推进建设三沙湾大型船舶装备亲环境绿色拆解集中区,支持霞浦昌贸重工海洋高端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将宁德东冲及溪南半岛、漳湾两大片区建成重型装备及现代海洋装备修造基地。以厦船重工为核心,打造海洋工程装备的关键系统配套设备研发基地。以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和湄洲湾为重点,支持福州青口三煌海洋渔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园建设,培育发展闽台海洋工程装备对接专业园区。
"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时不我待,站在新的起点上,福建要抓住实现速度更快、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发展新历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兰文表示,福建最终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先进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