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霍山路150号的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下称"中心")自7月揭幕以来,获得各方关注。作为北外滩航运发展"一线两圈四中心"规划的重要载体,中心将对中国船东协会、中国船舶油污损害理赔事务中心、中国航运50人论坛秘书处等机构提供免租入驻。
作为这些机构的新家,中心不仅是"两圈"建设(霍山路圈与密云路圈)一个重要的"前哨支点",还是"四中心"规划中体现"国际航运交流服务中心"功能的重要"阵地"。目前,中心正在等待消防等手续办妥,即将迎来它的新主人。为了让功能性机构在此集中安营,区航运办婉拒了多家企业想要入驻中心的请求,这是为何呢?
格局:集聚功能要素主导"话语权"
婉拒"金主"让有些人觉得不能理解:投资改建霍山路150号动用了不少资金,免租提供给功能性机构使用,岂非赔本买卖?据了解,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由区航运办牵头,这座10层建筑的改建工程于2015年立项,最初就咬定了要打造"国际航运信息交流"平台的目标,旨在进一步完善航运产业生态链,力争掌握国际航运业的高端话语权,其对标国际化的坚守,源自于对"高标准"的贯彻。
对比霍山路150号改建前后的变化,曾经的棋牌室变身为报告厅,一楼餐厅变成了航运文化展厅,一年前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被如今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所取代。为了打造高品质的办公环境,区航运办等部门颇费心思,将在中心打造智能公共会议系统,入驻单位可通过app预定楼内各会议室和报告厅;后勤保障方面,则引入了优质的物业公司、开辟了员工食堂,确保在此"筑巢的金凤"们后顾无忧。
高端航运功能性机构到底"贵"在哪里,引入它们又"赚"到什么?拿中国船东协会来说,其指导单位是交通运输部,经过24年的发展,协会拥有11个分支机构、两百余家会员单位,所属会员经营商船一亿多载重吨,占全国运力85%以上;再如中国航运50人论坛秘书处,其成员由航运业的大咖和港口企业组成,准入门槛极高,很多行业标准最初就是在这里雏形初显的。
这些机构的引入,进一步补足了北外滩航运业的功能要素,推高了航运虹口的水准,对于"营商环境"的优化更是一剂良药,无形中强化了高端航运业集聚到虹口的吸引力。"‘环境招商’和‘氛围招商’正是我们的目标。"区航运办有关负责人说道,要素齐全对于整个航运产业的支撑与发展具有可持续的助推作用,也将使北外滩在上海航运服务中心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传承:坚持总部和高端引领
北外滩是上海现代航运的发祥地,历17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而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以北外滩为载体的航运业长足进步,着重在高标准"传承与创新并举"方面持续突破。
传承,突出表现在坚持总部与高端引领。最新数据显示,本区航运企业已达4200余家,其中不乏总部级重磅企业。中远海运集团总部、上港集团办公地皆驻扎于此,上港集团的子公司以及部分外资船务公司,如利胜地中海、太平船务、赫伯罗特、皇家加勒比游轮、诺唯真邮轮总部等都在虹口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