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航运:让武汉离世界更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9-29浏览次数:5

日前,湖北天美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敏通过武汉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仅用半小时就办妥了报关手续,而此前这一流程需要近2天时间。

8月9日,该平台试运行以来,已累计完成交易1500余笔,大幅提升湖北外贸企业的通关效率,拉近了武汉到世界的距离。

企业年节省上亿通关成本

从长江黄金水道,武汉到世界的距离有多远?一位外贸企业家回答,在"单一窗口"开通前,至少需要72小时+72小时。 

前72小时,是从阳逻港乘"江海直达"航线抵达上海洋山港的时间,"这已是长江内河航运的极致速度"。后72小时,是企业办理货物进出口业务的平均审批时间。也就是说,政府花大力气打造国际物流通道为外贸企业节省的物流时间,结果都耽误在家门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府监管部门间的信息没有互通,企业要分别对接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多个部门进行数据申报,重复录入、流程复杂。 

武汉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由武汉新港管委会牵头建设,打通行政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在该平台上,企业办理进出口业务,只需在一个窗口一次录入,就能完成全部申报流程,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在后台各取所需,联合审批。

武汉新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这大大加速了中西部地区与全球各国间的货物往来速度。据测算,一年可为全省企业节省上亿元成本。

据介绍,电子口岸平台全面建成后,服务范围将从武汉阳逻港扩大至全省所有水运口岸。还可覆盖铁路、航空和公路口岸,同时支持东湖综保区、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武汉经开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也就是说,今后武汉造的手机、汽车想要出口,无论是坐飞机、轮船还是火车,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办妥所有通关手续。 

跨机构整合补足通关短板

2016年,武汉市GDP1.19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1570亿元人民币,占比仅13%,不仅低于沿海发达城市,也低于成都、郑州等内陆城市。其中,口岸通关效率不高,一直是制约武汉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 

早在2006年,我省就提出在水运业中以建设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为重点,全面构建多种运输方式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大力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并明确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负责平台的统筹推进和建设。 

  武汉新港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林表示,一年多来,管委会一方面从政府管理层面加强跨行业、跨区域的协调合作,联合武汉海关、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长江海事局等联检单位共推共建,另一方面组建武汉电子口岸有限公司,发挥企业灵活机动的体制优势,为政府部门、监管单位和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通过体制和机制两大层面的创新与整合,顺利实现了‘单一窗口’落地。"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