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武汉市关于做优做强中欧(武汉)班列,打造中部地区连通"一带一路"大动脉的工作要求,市交通运输委聚力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口岸建设,中欧(武汉)班列已发展成为国家中欧班列重要物流品牌,成为"一带一路"贸易通道的重要载体和国际化大武汉的"新名片"。
从2014年4月班列开启常态化运营至2017年上半年,中欧(武汉)班列已发运702列、6.2万余标箱。其中2017年1-9月共发运261列、23950标箱,同比增长53.29%,货值约10.6亿美元,班列实载率达98.55%。中欧(武汉)班列发运总量大幅递增,稳居全国33个中欧班列城市前茅,2016年班列实载率达95%,远超其他城市,高居全国首位。
目前这条国际大通道线路已经拓展到14条,班列线路数量及运送产品在中欧班列城市中优势明显,既有德国、法国等制造强国,也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资源大国。
班列常态化运行以来,共为武汉市50余家外贸企业扩大出口"保驾护航",既有富士康、冠捷、东风、长飞光缆等大型企业的"定制专列",又有凡谷、爱帝、美尔雅等中小外贸企业的"公共班列",也有协卓医疗、东方骏驰等小微企业的"拼箱班列"。
产业带动效应已显现。在冠捷、台湾奇宏陆续将部分订单及生产基地转到湖北后,法国著名体育品牌迪卡侬将3000个大柜/年生产订单下至武汉、荆门等市,特别是俄罗斯回程木材有效解决了本地木材产业资源短缺的难题,同时也吸引了境内外森工企业来汉投资建厂。
物流成本也大幅降低。由2012年试运营时的12000美元/40英尺箱,下降到目前的约8000美元/40英尺箱,下降超30%,是中欧班列城市中接近市场化运营的少数地区之一。
与欧亚地区贸易交流平台扩大。已相继在德国、俄罗斯、法国、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分公司和代表处,并与德国铁路、俄罗斯铁路公司及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搭建武汉与欧亚地区贸易交流平台。
借助"汉新欧"通道和"江海直达"航线的有效对接,武汉已初步打造出一条由铁路(从武汉-中亚-俄罗斯-德国汉堡)、经水路(从汉堡港-新加坡-香港-上海-长江内河)的国际集装箱铁、水运输闭合环线。该环线贯穿"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武汉经济战略纵深进一步延伸。
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束之后,经国家发改委、铁路总公司、海关部署等七部委发起,武汉成为中欧班列七个协调委员会城市之一,此举标志着武汉进入中欧班列一级枢纽节点城市,其范围辐射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和珠三角。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