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年,自贸试验区率先拿到开放"大礼包"。
1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决定》,对16项内容进行了调整,涉及民用航空业、娱乐业、金融业、旅游、教育、轨道交通等领域。
此次调整将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在自贸区内从事加油站建设、经营,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这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在成品油零售阶段实施的最大力度改革,外资加油站企业将平等参与中国市场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认为,国家从政策层面放开了外资设立加油站的股比限制,但外资加油站抢占中国市场的道路依然艰辛,即使通过规划,经营用地和经营许可证的获取依然是不低的门槛。
自贸区内外资可独资经营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成品油市场的门槛有所降低,主要表现为有条件的允许外商企业在华设立加油站,但在设立数量、持股比例和选址等方面仍然存在限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发现,早在2004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经营加油站从事成品油零售的,应具有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符合当地加油站建设规划,经营设施符合现有国家标准和消防、环保等要求。
2007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中指出,成品油批发及加油站建设、管理属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超过30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种类和品牌成品油的连锁加油站,需由中方控股)。
2015年8月,商务部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意见》,其中第16条规定:"允许外国投资者以独资形式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企业,从事加油站的建设、经营,并且不受门店数量的限制。"
从有条件的设立到基本无条件的放开,我国在成品油零售市场的改革步伐从未停息,此次在自贸区内再度降低外资准入门槛,目的何在呢?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在自贸区内允许外商独资经营、放宽相关领域的准入限制,我认为是一个评估和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善制度,总结经验。"市场竞争一定是多元化的竞争,一家独大不叫市场竞争。此外,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需要有制度保障,当前处于试错和总结的阶段。"
此外,隆众资讯油品分析师李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中国内地,外资加油站长期以来是受到政策限制的,主要包括设立加油站数量、投资股比和选址等方面的约束。"此次允许外商加油站在自贸区内独资经营,释放了积极信号,将为外资加油站争取到更大的市场空间。"
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根据中国能源观察网引援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外资品牌加油站约为2800座,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油站数量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3%左右。但由于壳牌、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等主流外资品牌在中国设立加油站数量均超过30座,所以需要由中方控股。
原壳牌中国成品油业务副总裁于畅表示,外资公司在中国投资运营加油站超过30座规模时,不能控股,且需要由商务部等部门的审批。这样的限制使得外资在寻找合适的合资伙伴、合资后的经营管理等方面增加了额外的难度和成本。
"针对部分外资、合资公司,中方还限制了合资油站的总数量,油品供应渠道和采购毛利等,从而限制了合资公司的发展空间。"于畅说。
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截至2016年底,在中国加油站数量占比中,民营加油站占比超过四成,位居第一位;中石化加油站数量占比超过三成,位居第二位;中石油加油站数量占比超二成,位居第三位;外资加油站占比不足3%。
李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加油站行业长期以来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主导,这样的局面至今未有改变。"民营加油站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经营业绩与中石油、中石化无法抗衡,外资加油站相对而言更加具有发展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国务院在2018年1月颁布了新的政策,但早在2017年,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地的自贸区已经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进行了调整,允许外商独资建设运营加油站。
例如2017年9月,碧辟(山东)石油有限公司在济南设立,注册资本720万美元。全资股东为境外伦敦的BP环球投资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投资建设、经营加油站及相关便利店业务,同时在加油站内为电动车提供电池充电等服务。
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认为,日趋开放且需求潜力巨大的中国成品油市场,越来越吸引外资的关注。"目前BP和壳牌两大石油巨头已经在中国成立独资公司,预计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成立独资公司。"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也表示,进一步放宽外资进入加油站行业的门槛,将带来国企、民企和外企间更加充分和激烈的竞争。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外资和民资进入加油站市场,未来终端成品油竞争会愈发激烈,且不排除外资有实力的加油站企业并购民营加油站扩大利润的可能。
"地"和"证"恐仍存制约
虽然国家从政策层面放开了外资设立加油站的股比限制,但在李彦看来,即使凭借市场竞争,外资加油站抢占中国市场的道路依然艰辛。
李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决定加油站利润和品牌影响力的最主要因素是加油站的位置。"北京二环内随便一家加油站都可以"秒杀"五环外的加油站,除非加油站有固定的客源,否则位置决定竞争力。"
那么,加油站选址拿地又有着怎样的难度呢?四川遂宁某民企加油站老板杨华(化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现有加油站已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新建加油站的规划已经很少了。"一般只有新开发的工业园区或者乡镇等以前没有加油站的地方,才会有新建加油站。"即便有建设加油站的规划,"地"和"证"的获取也将让大多数非国有企业打"退堂鼓"。
杨华告诉记者,加油站审批手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规的加油站手续必须由省级政府审批,消防、安全等各种手续非常麻烦。这些手续包括省经贸委的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证、消防意见书、《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还需要到气象局、国土资源局、城建、工商、税务等部门分别办理相关手续。"
李彦表示,与民营加油站相比,外资加油站在资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能否拿到好的地段还不好说。"尤其是国营加油站的占地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加油站数量趋于饱和,外资拿地审批有可能成为掣肘。"
根据隆重资讯的统计,截至2016年底,壳牌加油站在中国设立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在陕西省,大约300座,其次是四川和河北,分别180余座和120余座;艾克森美孚加油站主要分布在福建和湖南地区,总数约为1000座;而BP加油站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浙江,其中广东占比超过80%。由此可见,外资品牌加油站设点相对集中,还未能在全国形成网络。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出于人口集中度和产业聚集度方面的考虑,自贸区成品油市场体量短时间内难以对国内市场造成太大影响。"但应该注意,这代表着一个方向,即国内成品油终端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大。"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