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鼠标完成超万箱昼夜吞吐量 上海洋山四期凝聚“中国制造”智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8-08浏览次数:134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8月8日报道:偌大的码头几乎空无一人,远程操作双小车集装箱桥吊(桥吊)、无人驾驶自动引导车(AGV)、自动操控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轨道吊),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装卸作业……这就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日常工作的缩影。这一世界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集装箱码头建成投产,无疑为上海港进一步巩固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地位、加速跻身世界航运中心前列提供了全新动力。

  昼夜吞吐量和单机产量实现"双突破"

  驶上东海大桥,驱车15分钟左右就可远远望见洋山四期码头。高高耸立且极富科技感的中控塔是整个港区的标志性建筑和运行中枢,码头和堆场上一排排采用红白相间涂装的现代化大型港机装备显得十分醒目。据了解,洋山四期位于东海大桥以南,地处整个洋山深水港的最西侧,依托颗珠山岛及大、小乌龟岛围海填筑形成;共建设七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

  "就在7月,我们昼夜集装箱吞吐量首破万箱、达到12258标准箱,桥吊昼夜单机平均产量突破900标准箱,实现昼夜吞吐量和单机产量的双突破。"负责洋山四期运营的上港集团尚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突破标志着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已具备昼夜一万标准箱以上的作业能力,有效检验了码头高位生产时的组织能力、设备和系统的稳定性及技术保障的可靠性。

  昼夜吞吐量和单机产量"双突破"的背后,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不断增量的桥吊、轨道吊和自动导引车。2017年12月10日,"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完成调试了首批10台桥吊、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引车投入开港试生产。截至今年7月底,码头已形成13台桥吊、70台轨道吊、80台自动导引车的生产规模。根据规划,洋山港四期最终将配置26台桥吊、120台轨道吊和130台自动导引车。

  "中国制造"打造"全自动化"闪亮标签

  提及"洋山四期","全自动化"是其最闪亮的一则标签。而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背后,凝聚的却是属于"中国制造"的智慧。

  与传统集装箱码头相比,洋山四期码头是一座高科技新型码头,集装箱的装卸转运全部由智能设备完成。码头装卸作业采用"远程操控双小车集装箱桥吊+轨道吊+自动导引车"的生产方案,主要由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及自动化码头生产管控系统构成。远程操控让驾驶人员可以在舒适的办公室内,通过远程操作台轻松地控制位于作业现场的桥吊和轨道吊,极大地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劳动环境,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让女性也可以成为大型器械的驾驭者。

  据了解,洋山四期采用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系统),该系统是这个全新码头的"大脑"。结合洋山四期装卸设备的实际特点,创新研发了指令调度架构平台,通过设备调度模块与协同过程控制系统,高效率地组织码头现场生产。相比其他品牌的同类系统,TOS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桥吊边装边卸作业。采用购自上海振华重工制造的自动化装卸设备,整个装卸过程所涉及的三大机种均为中国制造。

  此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港口并不仅仅是口号。洋山四期使用的三大装卸机种--桥吊、轨道吊、AGV均采用电力驱动,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及堆场装卸环节完全消除了尾气排放问题,环境噪音也得到极大改善。与此同时,装卸行程的优化以及能量反馈技术的大量采用,也将进一步降低码头的能耗指标。

  截至目前,洋山四期挂靠航线主要以中东波斯湾沿岸为主,已与中远海运集运、马士基航运等20余家知名航运企业建立合作。据悉,洋山四期码头未来将有更多航线挂靠,以充分发挥新增产能的效应,并最终建设成为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科技港口、效率港口的典范。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