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打造全球国际船舶管理集聚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8-10浏览次数:144

  随着上海自贸区"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的开放,数家全球顶尖外资船管企业相继落地,形成一定集聚氛围。

  日前,新区商务委会同上海海关等部门,邀请贝仕、达飞、南盛堡、中英中船等8家国际知名船舶管理企业,举办上海自贸区国际船舶管理企业现场解疑会。

  企业列出35条问题

  8家企业共陈述35条堵点痛点难点,主要聚焦在税务管理、外汇结算、口岸通关、人员便利、资质申请五大方面。

  税务管理--船舶管理大部分费用是代船东支付船员工资及换班费、物料备件采购费、保险理赔及坞修费、检验等船舶运营费,但运营费和富余运营资金的税费不明确。为其提供物资供应的民营船供企业要上缴增值税,无法办理退税,希望享受同于远洋运输供应公司和外轮供应公司的退税政策。

  外汇结算--船管公司提供贸易单据较难,加之外管局对船舶运营费代收代付属性不明确,也没有明确界定物料备件的服务或货物贸易属性、以及服务贸易支付超5万美元付款备案,导致船员工资、船长借支、富余资金退还、物料备件支付等外汇结算困难。目前,企业只能小部分费用在上海自贸区船管公司支付,大额资金转到新加坡等地进行支付。

  口岸通关--进关产品需在海关仓库放置1天才能清关,但港口清关和转关效率还不够,影响企业通关。此外,在开展保税维修业务的过程中,企业有保税物流账册和保税维修账册互通、自贸区内保税维修区外检测、保税维修料件和待维修件入境备案数据简化、拓展长三角业务方面需求,希望海关继续匹配相应的创新举措。

  人员便利--按照规定,船管公司的高级船员必须凭原件下船换高阶证书,对安全配员和营运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国际航行船舶来说,遭遇突发情况需利用船舶靠港时间,派遣维修人员登船,但进出口岸签证手续不够便利,使得有限的靠港时间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一些提供物资供应的船供公司,进入上海码头需支付较高管理费,征收额度达15%,导致企业财务支出管理费用很高。

  咨询服务--由于缺乏有效整合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多部门沟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议在口岸设立跨部门沟通窗口,以无纸化方式整合不同类型法律法规,便于企业咨询查询;或单独设立税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培训辅导、解决税务难点等服务。

  政府部门现场解疑

  针对上述难点,相关部门现场为企业解疑。

  区税务局:船员个税、船供物资退税问题纳入制度清单。有关船舶管理公司代船东支付的船舶营运费的代收代付认定和税费标准,新区税务局将与上海外管局共同通过试点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上海外管局:据合同认定营运费代收代付属性,可办理标的物支付船长借支退汇。代收代付资金或管理费用退汇,应原币种原路退回,直接在银行办理。

  上海海关:上海海关通关时间去年实现了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今年将继续提升通关效率。保税仓库没有必须放置一天的管理要求。企业提出的维修设备出区检测需求现已成功解决。海关对减化备案、账册互转等问题作了肯定的解答。

  上海海事局:已采取无纸化申报,便利适任证书办理。鼓励外资船管公司申请海员外派机构资质来招募中国船员。对船供公司反映的码头管理费问题,将深入研究。就船舶维修人员上船签证不便问题,还需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研究解决。

  区商务委:关于设置咨询服务窗口的建议,需与市口岸办和新区税务局进一步协商,研究是否结合现有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浦东企业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叠加政策咨询和税务难点功能,提高企业服务能力。

来源:浦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