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是对冲运价波动的有效工具,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在该领域耕耘日久,目前面临国际市场竞争
航运业非常期待中国航运指数期货早日实现。从航运企业来说,服务是本质,运价是核心。但是运价会受到地缘和经济变化等方面影响而无规律地剧烈波动。
这两年集装箱运价波动剧烈,2017-2018年,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欧洲航线最高点为1000多美元,最低点为500多美元,振幅近50%--2017年为48.07%;2018年为42.23%。美西线,2018年3月为945美元,最高点出现在11月份,为2606美元,震荡剧烈,超过100%(见表图)。
运价波动给企业带来很多问题,如何对冲其风险?所有人都在想这个问题,班轮公司在想各种各样的办法--这两年班轮公司组建三大联盟、提高运营效率等,但正是这些办法导致运价波动更加剧烈。
这两年来,出现船舶大型化、数字化区块链技术及平台化等,在各个点上都做得非常好,都在努力降低成本,但实际上成本越降低,市场竞争越厉害,所以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SSEFC)推出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这种工具,来对冲运价波动风险。
举个例子,承运人(以船东为主),作为天然的运价做空者,一旦在航运运价衍生品市场上的运价达到其心理价位,承运人就会想着卖出舱位,对未来的开舱价格进行锁定操作。而货主、托运人与船东操作相反,会在运价达到心理预期时买入舱位进行锁价。
对于班轮公司来讲,如果其锁定的运价是低于现货价格,那它在现货市场多得的收益会在衍生品市场付出,同样也达到锁定运价的目的。这就是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发现价格、对冲风险作用的体现。
作为第三方、第四方货代企业,在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市场中是一个摇摆者,当它作为货主代表时,它就是托运人;如果它与班轮公司签订长协,它就代表承运人,身份的转变对应不同方向的操作。因此,货代企业在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中非常灵活。
运价指数衍生品发展时不我待
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发展多年,目前还未得到快速发展,将来一定会走到拐点,最终呈现几何级发展。
1985年,BIFFEX指数期货推出,因属于综合型指数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于 2002 年退市。
1992年,远期运费协议(FFA)推出,2007 年市场交易额达到 1500 亿美元,为应对市场风险,引入标准化合同、中央对手方、场内集中清算等模式。
2010年,SSEFC成立,搭建全球首个航运运价衍生品电子交易平台。
2011年,SSEFC推出全球首个集装箱运价指数衍生品,推出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衍生品。
2014年,SSEFC推出国际干散货期租衍生品交易。
2016年,新加坡交易所收购波罗的海交易所成为FFA市场的话事人。纽约航运交易所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搭建远期舱位预售平台。
2018年,波罗的海交易所研发集装箱运价指数,为衍生品化做好准备。纽约航运交易所推出可转让的远期舱位协议,六大班轮公司入驻,运力占世界的52%。SSEFC推出混合交收模式--指数现金+实际运力交收。
截至2018年10月,SSEFC拥有超过4000名交易商,累计成交量6000万手,累计成交额3500多亿元。
SSEFC的交易商主要分为两大类:套期保值者和投资者,主要有物流、贸易、生产和金融等机构交易商和自然人交易商。在机构交易商中,物流类企业占57%,贸易类企业占13%,货主类企业占8%,投资类企业占22%。
运价指数衍生品带来的机遇
提升航运企业竞争力。规避运价波动风险,稳定企业业绩,合理规划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经营、生存和并购能力,提升企业市值,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提高航运产业综合服务能力。在上下游业务中嵌入增值服务助力航运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本土产业议价能力,提高CIF比例。促进航运强国战略和上海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与飞速发展的航运高端服务业,是具有资源配置能力的运价指数衍生品的最佳抓手。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2018年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