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提质增效降本 打造港口生态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2-17浏览次数:162

  5年前,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成立,其集合多家知名国企、上市公司的集装箱码头资产,是近年来我国最大规模的港口资产整合,所属码头岸线资源基本涵盖厦门港10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码头泊位,无论从接待能力还是服务能力都堪称一流水平,是厦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代表性事件。
在这次整合前,2012年厦门港全球排名第19位。2017年,厦门港全球排名第14位。五年里排名前进5位。
5年间,这家承揽厦门集装箱业务八成以上的行业代表企业,正在围绕打造"港口生态圈"这一核心价值稳步前行。2017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增幅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在打造"港口生态圈"的过程中,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所走的发展之路,紧密围绕五大发展理念,与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方针同频共振,有力推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更为厦门千亿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高素质 智慧物流平台获科技大奖
依托平台的智能闸口和远程管理中心,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旗下共计49个通道,也实现了集装箱拖车过闸口的远程管理,原本在狭小岗亭里工作的"蓝领"工人,变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工作的"白领"。识别、验残、自动放行,全流程中人工智能参与度极高,将拖车通过时间从90秒缩短至26秒,显著提升码头闸口通过效率。
打造"港口生态圈",不是一纸空谈,需要真抓实干。
去年,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奖项由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奖励工作办公室共同批准设立,含金量很高。该平台夺得这一奖项,依靠的是覆盖面广、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全国领先、经济和社会效益高等诸多特点。
这个平台,整合码头、船公司、船代、客户、堆场、物流公司等港口物流六大服务领域的参与方相关信息资源,彻底打通"壁垒",解决了信息不共享、效率不高的"痛点"。
"比如,之前一单出口货物,从船代订舱到装箱运输、进码头闸口,都要有设备交接单,它囊括船名、航次、箱号等重要信息。我们首先实现了交接单的电子化,让‘人跑’变为‘数据跑’,而且一次采集全程共享。"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口岸办公室今年发布的口岸"降本增效"18条建议中,就包括设备交接单电子化,而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在2年前就已率先实现这一功能。现在,该平台已经实现全港物流信息无缝联接,口岸通关时间缩短40%,每年可为港口物流生态圈参与方节约成本1.28亿元。
同时,依托平台的智能闸口和远程管理中心,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旗下共计49个通道,也实现了集装箱拖车过闸口的远程管理,原本在狭小岗亭里工作的"蓝领"工人,变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工作的"白领"。识别、验残、自动放行,全流程中人工智能参与度极高,将拖车通过时间从90秒缩短至26秒,显著提升码头闸口通过效率。
一等奖的取得,依靠的是"先声夺人"和效益凸显,而这恰恰反映出各方在"港口生态圈"这一核心价值下的通力协作,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厦门集装箱码头资源整合工作后,所激发出的改革创新动能。
高颜值 一举夺得"亚太绿色港口"称号
五年来,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专注"油改电"技改,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使龙门吊变为了"零排放"的绿色设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旗下码头共136台龙门吊实现"油改电",节约能源12905吨标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834吨/年,节约成本4814万元/年,当年的投入早已收回并带来高额回报。
有资料显示,在港口城市中,船舶和码头作业设备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各类污染物总量不容小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厦门不仅是港口城市,更是旅游会展城市,早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成立之初,保护厦门的碧海蓝天就是这家国企的社会责任之一;去年,该集团发布环保宣言"油污不落地、污水零排放、垃圾有分类",一年多来始终坚持贯彻落实。
数据显示,五年来,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专注"油改电"技改,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使龙门吊变为了"零排放"的绿色设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旗下码头共136台龙门吊实现"油改电",节约能源12905吨标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834吨/年,节约成本4814万元/年,当年的投入早已收回并带来高额回报。
这,也成为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大力开展绿色港口建设的一个引子。围绕着打造"港口生态圈",近五年来,该集团大力建设船舶岸电系统,能够让靠泊在此的集装箱船舶关闭燃油发电机;在码头办公楼顶,大面积光伏发电系统持续为大楼空调供电;全电动巡逻车和电叉车、LED照明、污水处理站、空气监测站一应俱全。
"港口不仅要为城市经济做贡献,同时要向‘绿色’要效益,带动整个‘港口生态圈’产业链的节能减排与转型升级。比如,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中的智能闸口,每年减少拖车等待油耗成本3449万元,减排量不容小觑。"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荣誉纷至沓来:今年1月,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成功通过环境与能源管理体系双体系认证,标志着该码头在环境和能源管理上实现体系化、制度化;前不久,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获得"2018年亚太绿色港口"称号。荣获该称号,说明厦门港集装箱业务的绿色发展水平已居亚洲一流。
现代化 自主研发业界领先的桥吊远控技术
桥吊远控技术,即通过智能化系统,将原本的"坐在桥吊驾驶室里高空进行集装箱装卸",变为"坐在办公室里完成岸边集装箱装卸"--显示器上的画面,是桥吊司机的高空视角;吊具缓缓下落,扣具对准集装箱四个角的锁孔、锁死,再稳稳提升、装上船舶。让人惊叹的是,这一套动作,均依靠计算机自动操控完成,人工只是偶尔参与微调。
同时靠泊作业两艘20万吨级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这在全球码头中都是少见的场景,但在厦门港,这已经是常态。
依靠高等级的现代化码头设施打造高效率的"港口生态圈",是厦门港保持竞争优势的一大法宝。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厦门集装箱码头建设就始终保持适度超前;在进入新世纪,世界航运深度调整,船舶大型化、联盟化运作愈演愈烈,而厦门港全球一流的接待能力,确保了船舶日夜进出、高效作业。
高等级码头建设是表象,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更注重修炼"内在"--近一段时间,该集团的桥吊远控室,成为中外记者必须"打卡"的网红采访地之一。
桥吊远控技术,即通过智能化系统,将原本的"坐在桥吊驾驶室里高空进行集装箱装卸",变为"坐在办公室里完成岸边集装箱装卸"--显示器上的画面,是桥吊司机的高空视角;吊具缓缓下落,扣具对准集装箱四个角的锁孔、锁死,再稳稳提升、装上船舶。让人惊叹的是,这一套动作,均依靠计算机自动操控完成,人工只是偶尔参与微调。
这项技术,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带来的变革是划时代的。目前,产业工人的稀缺化,是集装箱业的一大"痛点","一个成熟桥吊司机的培养,需要花费3-5年时间,且高空作业对人体的劳损也很大,很多司机五十岁就没办法再进行高空作业了。"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桥吊远控技术,通过智能化系统辅助人工,将90%以上人工操作变为自动化操作,将司机从高空桥吊操作室解放出来,极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且培训周期大大缩短,职业寿命延长,使"港口生态圈"后续发展的"兼容度"更高。
根据测算,假设一艘次船舶作业2000个标箱,需要20个桥吊和龙门吊司机,在高空脸朝下俯身忙上七八个小时,司机全程几乎无休;而在远控技术下,同样的作业,只需要三分之一的人员,在办公室里值守即可。
现在,这一系统的操作效率为每小时26个-35个动作,已经达到一个成熟桥吊司机的水平,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还有提升空间。
 国际化 服务保障能力全球一流
今年7月1日,在延续集装箱船舶服务承诺的基础上,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进一步丰满"港口生态圈",提出《中转服务保障计划》,将确保集装箱来厦门能够顺利中转,不落下一个箱子、36小时内操作完毕,对标全球一流。
依托"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成立五年来,积极发挥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集装箱干线港、世界航运节点等诸多优势,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有力推动国际化进程。
统计数据显示,五年来,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35万、729万、779万、810万、823万标箱,增速明显,确保厦门港在2017年成功突破年1000万标箱的历史大关。
另一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旗下码头共经营航线147条集装箱航线,通达世界44个国家的138个港口,其中"一带一路"航线57条。
航商选择厦门港,看中正是该集团积极建设的"港口生态圈"--2017年7月1日,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的一项新政策,引起世界航商的关注:该集团正式实施集装箱船舶服务承诺。据悉,此承诺引入补偿机制,惠及每年进出厦门港的数千艘集装箱货轮,该集团也成为全国第一家公开进行此类服务承诺的集装箱码头企业。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服务承诺,包括船舶直靠保障、船舶作业效率保障、拖车进出场效率保障等多项内容,涵盖了集装箱船舶码头作业的几个"最核心"领域--船舶运营,每一分钟都是成本,且如果某一个船次的作业效率没有达到承诺标准,可以提出赔偿要求,这对于船公司来说是"单边有利"、无异于真金白银。
今年7月1日,在延续集装箱船舶服务承诺的基础上,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进一步丰满"港口生态圈",提出《中转服务保障计划》。"我们将确保集装箱来厦门能够顺利中转,不落下一个箱子、36小时内操作完毕,对标全球一流。"相关负责人说。去年,厦门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38万标箱,其中,中转箱约为280万标箱,这一举措再次向货主、航商发出信号--厦门港有着世界一流的服务能力。
2018年,厦门港自开港以来的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将超过一亿个标箱。新时代,新征程。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将全力为打造高素质、高颜值、国际化、现代化的"港口生态圈"而努力奋斗。
 港口发展新思考
打造"港口生态圈"
成为核心价值

集装箱业务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厦门港人说,就是运货。不过,经历四十年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厦门港人从观念和理解上都有了多轮思考。
这些思考,基于外部发展,也有内部革新。"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可以坐在家里等货上门。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北有上海,南有广州,海峡对岸有高雄,厦门处于一个强手如林的包围圈之中,我们需要主动找市场,从内而外地进行改革,不能坐以待毙。"一位老港口人说。
在走市场化道路的过程中,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厦门港积极吸引外资,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航线引入两方面双管齐下,使自身的接待能力保持世界一流水平,通达全球的航线也吸引货源不断集聚。彼时,"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全球化"成为发展价值观,厦门港开始将发展视野放在世界版图之中。
不过,吸引多方资金参加厦门港建设经营,虽然加快了建设步伐、大幅提升了港口通过能力,但也存在有限的港口资源被"群雄割据"的情况,不利于统筹协调、发挥港口最大效益,进而对高质量发展形成阻碍。2013年12月13日,厦门港再次领先全国,将新一轮对于核心价值的思考付诸实践: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打造"港口生态圈"也作为核心价值被提出。
"港口生态圈",简单来说,是围绕码头这一核心"龙头"产业资源,将"提质增效降本"的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全链条之中,在各个环节要质量、要效率、降成本,进而倒逼厦门港实现整体提振,为厦门千亿现代物流业挖掘新动能。

  来源: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