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强国建设总体框架下,内河航运将以提升设施有效供给能力、注重全要素协同发展、提升运输效率效益等为着力点,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向"补齐短板、要素协同、衔接融合、品质提升"的内循环高质量发展阶段
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主题词:绿色、标准化、多式联运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战略部署,6月4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纲要》),旨在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内河航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发展、安全监管等取得重大突破,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服务国家战略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交通强国建设总体框架下,为进一步增强内河航运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内河航运将以提升设施有效供给能力、注重全要素协同发展、提升运输效率效益等为着力点,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向"补齐短板、要素协同、衔接融合、品质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持续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
自2003年开始,中国在京杭运河、川江和三峡库区、长江干线以及"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等全国主要通航水域实施一系列船型标准化工程,并取得巨大成效。
《纲要》提出,面临新的发展形势,要继续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内河船型标准化是通过对内河船舶的外型主尺度及燃油消耗、碳排放等一系列技术指标进行统一规范,从而优化船舶结构、提高通航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的系统工程。
一是,在过闸船舶尺度统一方面,2019年,国家以强制性标准形式发布新的内河主要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为推进水系或区域内运输船舶标准统一奠定了基础;在安全绿色标准统一方面,加快制修订相关安全和配员标准,并推动统一执行;在船舶运输服务标准统一方面,加强集装箱、商品汽车滚装、化学品、客运等专业化运输方式发展和统一服务标准,提升运输服务质量、优化运输组织和结构。
二是,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引导或限期淘汰存量中的各类非标船舶等,为新建高质量船舶发展腾出空间,加速运力结构优化。
规范内河过闸运输船舶的主尺度,是提升船闸通过效率、充分发挥内河优势作用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规范内河过闸运输船舶船型主尺度共163种,从而有效规范过闸运输船舶船型主尺度,提升船闸通过效率,缓解了内河运输瓶颈制约。同时,加快内河运输船舶运力结构调整,促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从内河航运发展的需求环境看,运输需求增速放缓、结构不断调整是未来面临的主要形势。集装箱、商品汽车滚装等运输需求增长较快;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煤炭运输需求强度减弱,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运输需求十分迫切。因此,大力发展集装箱、液化天然气、商品汽车滚装、化学品等专业化船舶是内河船舶运输不断适应经济社会运输需求的需要。
发展江海和多式联运
中国内河横贯东中西、通江达海,发展江海联运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优势,已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和有力支撑。为此,《纲要》提出发展经济高效的江海联运,提升江海运输服务水平。
一是,完善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在鼓励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发展基础上,推进宜江型海船从事江海直达运输,发展多类型的高效江海直达船舶。在技术标准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内河船舶法规为基础、增加特定海段航行要求的集装箱、干散货和滚装运输江海直达船舶检验规定和建造规范,体现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型优势。
二是,在大力发展长江干线和长三角地区至上海洋山集装箱航线、至宁波舟山干散货和集装箱航线等重点江海直达航线基础上,优化运输组织方式和网络布局,扩大辐射范围,形成江海直达、海进江和江海转运有机衔接的江海运输物流体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江海运输服务水平。
为着力发挥内河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多式联运的组合效率,提供更加顺畅、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纲要》提出,发展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以港口为枢纽将内河运输与铁路、公路运输顺畅连接,进一步延伸辐射内河运输的经济腹地;以重点港口为核心打造集装箱多式联运枢纽,加强港口企业与钢铁、电力等大型企业的铁路衔接,推动大宗货物集疏港运输由公路向铁路转移。在多式联运基础设施高效融合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技术标准与服务规则统一,真正实现运输服务"一体化""一站式"和"一单制"。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河海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发达,相较于上海港,海铁联运优势明显,江海联运稍弱。在海铁联运方面,宁波舟山港是南方海铁联运第一大港,北仑、镇海、穿山均有铁路直达港区,班列线路达17条,业务辐射全国15个省、50个地级市,年业务量突破80万TEU。在江海联运方面,宁波舟山港与太仓、南京及长江中上游码头均有稳定航线开行,货物以大宗散货为主,年业务量超过1亿吨。在河海联运方面,杭甬运河全线通航,实现了宁波港域与京杭运河、长江水道的沟通,宁波段年货运量突破500万吨。
宁波舟山港定位为多式联运枢纽港,服务长江经济带,互补于上海港长江战略,发挥穿山、北仑、镇海港区铁路优势,沿浙赣线、宣杭线,服务江西、湖南、云贵等西南地区和安徽、湖北、川渝、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为依托,提升发展大宗货物江海联运。以浙北内河航运市场为重点,推进运输方式"弃陆走水",完善大宗货物和集装箱河海联运布局。
形成良性循环绿色发展方式
近年来,内河航运实施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如改造船舶防污染设施,建设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设施,完善化学品洗舱站、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港口岸电设施等布局,推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运输船舶试点示范等。但是,从近两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曝光的问题来看,内河航运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纲要》强调,要坚决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充分发挥内河航运节能环保优势,努力推动形成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船舶、清洁运输良性循环的绿色发展方式。
《纲要》提出2035年发展目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占比显著提高,船舶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实现应收尽收、达标排放。为此,《纲要》提出三项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船舶港口污染防治。重点是完善长江干线等重点航道排放控制区政策,推进污染物接收转运、化学品洗舱站、危险化学品锚地等设施建设和常态化运行,并逐步向其他内河延伸推广;加强重点水域智能化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与监管。
二是,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力度。继续推广液化天然气节能环保船舶,同步探索发展纯电力、燃料电池等动力船舶,研究太阳能、风能、氢能等在行业的应用;继续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以及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等绿色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强化内河航运生态保护修复。要继续加强航道、岸线等资源的保护,以及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修复。对于新建的内河航运设施,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和运营全过程,促进设施生态建设和低碳养护。
4月,江苏苏州港太仓港区完成高压岸电连船供电;5月,南京港完成高压岸电连船供电。内河干散货船的相关整改措施接连出台,都在逐渐倒逼内河航运进行改革。疫情之下,加速推进中国"新基建"的建设与发展,将掀起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新高潮。智能船舶的加速研究推进和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将助力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2020年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