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无锡到上海洋山港的海铁联运通道打通,初期一周三班列车对开,这有望成为上海港第六条开设循环班列的海铁联运线路。
循环班列是指按客车化模式运营,每天固定列车车底、固定开行时间对开的列车。洋山港5条已开设循环班列的线路分别连接浙江的长兴、湖州,以及江苏的苏州、常州、海安,业务规模达到日均近1000标准箱。
今年前11月,循环班列发挥重要作用,靠近洋山港的铁路芦潮港站到发海铁联运集装箱共计20.59万标准箱,比去年全年增长151%,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1997年5月31日,原铁道部、上海铁路局、上海港务局的5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上海华铁路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有限公司。那天上午,上海第一列海铁联运班列驶出军工路港区,前往成都。人们评价说,"铁老大"和"港老大"首次联手。
然而,20多年前,海铁联运发展面临诸多限制。当时,铁路客运仍未进入"高铁时代",铁路运输优先保障客运,货运则优先保障煤炭、铁矿等黑货。
面对重重挑战,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一年的运输量也没有超过14万标准箱。这一数字与上海港全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比起来,完全是微不足道。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国内其他港口则后来居上。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港海铁联运箱量达到138万标准箱,领跑全国沿海港口;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量突破80万标准箱,位列全国第二;而上海,仍然只有13余万标准箱。因此,有人评价说,上海"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20多年后,"铁老大"和"港老大"再次联手,这一次,硬件基础和软件观念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如今绿皮车车底已不再是稀缺资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港奋起直追。今年前11月,全港海铁联运业务达到23.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9%。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港用一年时间,完成了过去十多年都没有完成的使命。现在,在海铁联运的体制机制上,上海港与国内其他港口已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未来,各大港口比拼的是谁能进一步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海铁联运公司总经理陈伟心中已经有了三个方向:实现铁路货运和海运的单证互认,并全面推行电子单证;实现铁路箱、海运箱、自备箱各种箱源的互认;把铁路场站变成内陆无水港,成为港口的延伸,或者把铁路线修至港区内。
"根据规划,3至5年后,上海外高桥港区内将有望接入铁路网,这将是硬件条件的质变。我们现在建立体制机制、开拓市场,也是为未来奠定基础。"陈伟说,"到那时,公司一年的海铁联运业务突破100万标准箱不是问题。"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