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贸格局面临深刻变化,国际航运业迎来跨时代发展和全球秩序重构的重大机遇。今天,首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正式开幕,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包容的姿态、创新变革的勇气、合作共赢的诚意。以此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出“上海声音”。
软硬件齐备,国际枢纽港地位确立
上海,向海而生。无论硬件还是软件,上海已成为世界级航运中心。在2020、2021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连续两年综合实力排名全球第三。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真虹用一组数据佐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已达成。比如,上海港已成为国际上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联合国《航运年度评论》报告,连续9年把上海港列为全球连通度排名第一的港口。同时,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保持世界首位,2020年达4350万标箱,国际枢纽港地位已经确立。
同时,众多国际知名机构或者全球性航运企业齐聚上海;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等一批国际性航运功能性机构入驻;全球十大船舶管理机构中的6家、国际船级社协会正式成员中的10家都在上海设立了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上海振华重工所生产的集装箱起重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超过四分之三份额。
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方面,上海船货险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伦敦和新加坡位列全球第三。上海航运交易所在全球首创的集装箱运价指数已成为世界航运市场的三大指数之一。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依托上海海事大学科学优势,所发布的港航业分析报告在国内外航运界产生广泛影响。
上海海事局副局长谢开运介绍,近年来,海事部门通过开展“中国洋山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下放调整行政执法事权,推动航运要素更自由便利流动;通过试点全要素长三角水上“大交管”建设,更好服务区域协同发展。上海市人大则于2016年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从法律层面保障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以生产智能化、要素数字化推动转型
“到202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备、开放融合、绿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其中,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新亮点。
一方面,将携手苏浙皖三省强化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机制,推动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形成一体化治理体系;同时,强化航运服务功能集聚区建设,大力促进海事法律、航运金融、航运咨询、文化会展等现代航运服务要素集聚。
特别是,上海港全面推进智慧港口建设,率先在全国全面实现单证电子化,实现车队运输、堆场管理、港区管理等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交互。建成上海港网上受理平台,实现业务受理线上化、物流可视化、单证电子化,提升效率效能。
“我们正搭载的数字生态圈,将把上海港传统的线下业务搬到线上来,如同网上营业厅,为客户提供新服务。”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总经理黄海东这样说。
上海机场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马洁华透露,正构建数字化协同治理体系、网络安全与标准体系,打造时空大数据平台、运行大数据平台和以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为载体的“机场大脑”。
真虹表示,上海港航产业应大力推进港口生产智能化、航运物流高效化、航运服务精准化、航运要素数字化,促使航运中心从传统的实体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向数字航运中心转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慧绿色的国际航运中心。
来源:文汇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只为更广泛的传递航运市场相关信息,转载文章绝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构成任何导向及应用建议。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