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

发布者:彭宜蔷发布时间:2022-11-23浏览次数:489

“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11月22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行,论坛邀请境内外相关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领军企业和权威机构代表及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全球航运业、航空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以持续深化国际航运事务合作,促进国际航运业健康发展。

开放创新,合作共赢,携手共筑更加绿色、智慧、韧性的全球航运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付绪银 在讲演中表示:

航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过去一年,全球航运积极应对世纪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主要国家或经济体高通胀等风险挑战,携手共进,开拓创新,为全球物流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运输服务保障。中国航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保通保畅和安全生产工作,港口航道整体平稳有序畅通,港口货物吞吐量再创新高,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分别占8席和7席;海运连接度保持世界领先,航线网络遍布全球,承担了中国约9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海运服务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控制的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3.5亿载重吨,稳居世界第二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持续提升,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快发展,中国连续17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付绪银指出:推动航运更加绿色、智慧、韧性发展,是积极应对国际航运碳排放要求、提升航运安全韧性水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航运发展聚焦绿色、智慧、韧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统筹推进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船舶、绿色运输组织方式发展,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新能源应用,提升航运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优化运输结构调整,“十三五”期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23.8%;建立完善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形成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数据共享、服务高效、全程可溯、监管联动的局面;积极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主要港口五类重点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达75%,重点区域岸电使用量大幅增加;深化国际合作,开展上海到洛杉矶绿色国际航运走廊建设。

二是着力推动新技术与航运业深度融合。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以自动化码头和智慧物流为核心的智慧港口建设,中国已建成14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建和在建自动化码头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码头。加快推进智能航运发展,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开展进口电商港航畅行工程,实现了区块链技术在航运领域的应用。

三是加快推动提升航运发展安全韧性。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以长江黄金水道扩能为代表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进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先导工程等为代表的重大工程,着力补齐水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提升水运设施网络,进一步提升航运基础设施安全韧性。

付绪银提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为国际航运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10月14日向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成立致贺信时指出,推动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对保障全球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航运大国,将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以深入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契机,充分发挥航运作为外贸运输主力军、国内国际双循环主枢纽的地位,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中国航运将一如既往地加强与世界航运界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创新、加强合作,顺应形势、迎接挑战、化危为机,共同推进国际航运绿色、智慧、韧性发展,以可持续的交通推动可持续的发展。

付绪银强调:刚才李小鹏部长在致辞中提出了四点倡议,龚正市长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意见,我们要认真落实,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航运。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航运降碳、减污、扩绿,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共同守护好海洋生态环境。

要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充分发挥航运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比较优势和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积极推进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江海联运发展,加快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

要建设绿色航运基础设施,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港口、航道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全过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应用生态友好型的新结构、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降低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能耗、排放和成本,打造绿色港口、绿色航道。

要推动航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在航运领域应用,持续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航线、重点船舶的常态化岸电使用,积极发展LNG、电能等动力船舶,扩大光伏、风能等在港口应用,改善航运用能体系,巩固长江经济带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继续支持国际海事组织在航运减排和污染防治领域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履行有关国际公约义务。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增强发展动能。推动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运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航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要提升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把握新基建发展机遇,继续推进以自动化码头和智慧物流等为核心的智慧港口建设,加快关键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广应用,推进以电子航道图、智能运行监测等为核心的智慧航道建设,进一步提高电子海图和电子航道图覆盖面。

要推动智能航运技术创新与应用,深化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强化船舶环境感知、智能航行、船岸通信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设施设备制造技术攻关,搭建跨界、交叉、协同高效的智能航运创新平台,支持开展多系统融合的智能航运试点示范,营造全链条、全要素的智能航运发展环境。

要提升航运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快海运电子提单国际标准制定,积极推进港航单证电子化、服务线上化。持续推进区块链电子放货规模化应用,深入开展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提升行动,积极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

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安全韧性。注重联网补网强链,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完善航运服务网络,增强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共同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增强枢纽海港和内河水运主通道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航运基础设施能力富余度和服务能级,建设现代化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促进不同运输方式间有效衔接。

要着力提高运输便利化水平,携手推动“一带一路”沿线港口、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通过设点、拓展辐射全球的航运干线网络和覆盖广泛的支线网络,提升航线连接度和密度,完善国际航运服务网络,增强服务便捷性。优化港口作业流程,提升通关和运输便利化水平。

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引导货主、代理、物流、港口等企业加强合作,整合提升全程物流服务能力,打通国际物流供应链堵点,共同构建更加立体、多元的物流服务网络和更加稳健的物流供应链。

付绪银表示: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航运与世界航运的交流合作也会越来越紧密。中国交通运输部愿同世界航运界一道,并肩携手,凝心聚力,用好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这个平台,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作用,加快推进航运绿色、智慧、韧性发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为促进国际航运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为世界经济、贸易、航运的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共建绿色、智慧、韧性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 在讲演中表示: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共促绿色、智慧、韧性的全球航运业新发展”。借今天的机会,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多年来上海航运业在这几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

一是绿色转型,为航运中心建设增添新亮色。上海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和消费体系。多年来,我们持续打造绿色物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大力发展铁路、水运等集约化的运输方式,进一步优化绿色集疏运体系。目前,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已达到50%以上,有效降低了公路运输带来的碳排放。

我们持续推动能源体系绿色转型,今年上海港完成国际航行班轮保税LNG加注服务的“中国首单”,船到船同步LNG加注服务实现常态化运营。港口岸电设施标准化建设也向纵深发展,目前已完成约97.95%的营运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五类专业化泊位共建成岸电设施65套,岸电泊位占比达到79%。我们持续推动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集中整治、着力提升了上海港全港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能力,并实现了对内河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的免费接收。

此外,我们还倡议共建绿色航运走廊,今年初上海港和洛杉矶港共同倡议建立“绿色航运走廊”,将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上海港和洛杉矶港之间以最清洁、低碳的方式实现港到港货物运输。

二是科技引领,为航运中心建设增添新动力。近年来,上海牢牢把握全球航运业数字化革命机遇,以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不断推进“智慧港口”探索实践:我们打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全自动码头,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单证电子化,推动车队运输、堆场管理、港区管理等系统间信息共享交互,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能力得到新提升。

特别是洋山智能重卡顺利启动了“减员化”的运营测试,浦东新区在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率先立法突破,“科技+法治”双轮驱动让我们向洋山智能重卡“无人化”运营这个最终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智慧机场”的建设也提速增效:我们实施了数字孪生机场工程,深入推进“超级大脑、数据总线、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具备“态势感知、优化处理、智能交互和实时决策”能力的智慧机场,有效提升了虹桥、浦东两场的运行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增强了安全保障能力,旅客在机场可以便捷舒适地享受服务,安全高效地搭乘班机。

三是智慧韧性提升,为航运中心建设增添新保障。供应链韧性是近年来业界普遍关注的议题。上海航运中心作为国内国际的重要枢纽,承载了“联通两个市场”“配置两种资源”的重要功能,因此韧性备受重视。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疫情形势空前严峻复杂,上海海港、空港勇担使命、积极作为,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平稳、有序、安全的运转,再一次向全国和全球展现了重要枢纽应有的韧性。我们及时推出了疫情期间运行管理方案,通过构建“敏捷的疫情发现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再造机制”、强化“突发疫情处置机制”,有效管住了疫情输入风险。

我们及时优化调整集疏运体系,充分利用上海港优势,加快水路业务通道的开拓,整合长江码头、水运资源,同步发力海铁联运,确保了集疏运通道的始终畅通。我们及时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生产保畅,开发上线了航运和航空货运的电子通行证,推动船舶进出港报告、通关无接触办理等便利举措,全力保障物流供应高效。目前海港、空港货运都恢复到了常态化水平。其中,前三季度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3489万标箱,同比实现了正增长,总量继续领跑全球。

张为表示:绿色、智慧、韧性已成为全球航运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上海航运业向更高能级、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经之路,但当今中外发展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绿色演化的迫切性越来越强,要求我们进一步勇担重任。近年来,地球生态与环境治理面临着严峻挑战,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上升,而航运碳排放总量仍在增长。据第三方统计,2021年全球航运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达到了8.33亿吨,同比增长4.9%。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国际海事组织已敦促所有船舶到2050年实现50%的减排目标。日本、英国、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宣布了2050年前实现航运业净零碳排放。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也呼吁全球航空业在2050年达到净零碳排放。中国政府同样提出了“双碳”目标。从目前的“正增长”到“净零碳排放”,任务异常艰巨,全球航运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上海来说,发展绿色航运,既有动力、但更多的是压力,既有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我们将坚决扛起这一重要使命,全力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和突破攻坚作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推动绿色航运率先发展、率先见效。

二是智慧演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要求我们进一步迎头赶上。当前,全球进入了“工业4.0”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发展与突破。数字化正在重塑航运业的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组织形式和运行秩序,全球航运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航运业带向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未来。其中,业务流程的线上化处理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提升,物联网的部署推广增强了供应链流程的透明度,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学习提高了解决方案的准确性,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保障了内部交易安全。全球航运智能化发展态势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了提档升级的机遇,同时也是对上海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标准构建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韧性演化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要求我们进一步巩固基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对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让供应链管理的逻辑发生了转变。一个由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所构成的变幻莫测的时代已然来临,如何构建安全、敏捷、韧性的供应链成为经历疫情阵痛后的新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向首届论坛致贺信时,就着重强调了航运业要为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今后,上海将始终以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目标,不断筑牢“硬件”基础、完善“软件”服务,切实增强航运业安全保障能力,以航运业的韧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张为表示:当前,上海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升级版的目标已经明确。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也将以最真诚、最热情、最开放的姿态欢迎全世界的客人,衷心希望大家与我们一道,共同提升航运中心的能级。

一是携手共创绿色合作的示范新样本。上海将深入推进与国内兄弟省市以及世界各国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绿色技术在大型船舶、飞机上的应用,推进绿色能源的使用,加快绿色金融产品的研发,为早日实现净零碳排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携手共享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上海将加快推动航运数字化,围绕技术创新、应用合作、标准体系等重点领域,通过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多种方式,加大与全球顶级城市和机构的合作共建,加快打造数字化领域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三是携手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新生态。上海将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围绕规则、标准、机制、政策加强对话协商、不断增信释疑,推进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务实合作,为推动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打下更好的基础。

最后,张为强调:放眼未来,上海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走深、走好、走实绿色、智慧、韧性发展之路,扎实推动国际航运中心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领绿色发展,创新数字实践

国际海事(IMO)组织秘书长林基泽 在讲演中表示:

全球疫情对于世界的发展格局和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航运和海事,但航运业以及每一位海员也证明了他们对于全球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价值。

航运作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性行业,必须在国际标准框架内进行运作。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IMO国际海事组织是航运业的全球标准制定机构,负责国际航运的安全、安保、效率和环境绩效。IMO的50多项国际公约构成了一个普遍认同并且大家都遵守实施的全球监管框架,该监管框架的内容仍在不断地更新。在整个行业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的今天,我们必须与各成员国、行业自身以及整个联合国系统内外的合作伙伴一起,通过不懈努力,强化监管框架,确保及时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

我们目前的工作重点和使命是如何引领航运业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迈向数字未来。在2018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第一个温室气体战略,明确将于2050年前至少减少50%的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目前我们正在制定该战略的升级版,并计划在2023年年中通过。我们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为航运业的去碳化铺平道路,并刺激低碳和零碳燃料的创新和研发。

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是一个挑战,但同时它也带来了机遇。为了确保所有国家能够实现公平公正的过渡,海事组织正在支持发展中国家探索生产可再生燃料的新方法,并加速它们向低碳经济过渡。

绿色航运的发展离不开对于航运从业人员的相关教育和培训,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来满足可持续运输的需求并创造一个更加绿色的未来。

另外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即航运的数字化。我们将使用更加灵活和创新的系统来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增强供应链的韧性,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智能技术是增强航运安全、改善环境绩效、促进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例如,我们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可以深入的去剖析海事事故,从而完善我们的安全监管措施。

同时,通过引入强制性的电子数据交换,提高船舶抵离港流程的数字化和简化程序,也可以促进贸易的便利化。同时,将船舶和港口数据汇集在一起,研究“准时到达”船舶运营方案,促使船舶在航行中能够优化速度,以便在泊位、航道和航海服务可用时到达港口,这样可以实现大幅的二氧化碳减排。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挑战是确保如何在所有国家和所有港口进行全面实施,这也只有通过更高水平的合作才能够实现。

林基泽表示:行业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必须加强现有的监管框架,以确保我们的标准具有适用性,并且能够得到普遍的应用。我非常感谢我们的成员国,各利益攸关方,特别是中国政府对这一进程的坚定承诺和支持,并期待着继续深化我们的合作。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人人可享有的可持续未来而努力。

国际民航组织(ICAO)秘书长胡安·卡洛斯·萨拉萨尔 在讲演中表示:

国际民航组织(ICAO)一直致力于帮助成员国和航空业共同为恢复世界连接而努力,ICAO航空组织当下正在推进三个重点事项。

第一,支持全球航空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以实现一个更有韧性的、可持续的、创新性的全球航空运输系统。

第二,考虑到航空运输和贸易对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关键作用,加快亚太地区航空旅行和航空货运的恢复,这一领域的成功将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航空业复苏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益处。

第三,确保行业的业务、产品和服务更具有可持续性。因此,ICAO成员国已与航空运输业的经营方共同在国际民航组织41届大会上通过一个新的共同长期目标,即到2050年整个行业实现净零碳排放,并同意每个国家将能够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能力和时间框架推进这些目标。可持续航空燃料将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做出重要贡献,国际民航组织正为处于可持续航空燃料开发实施不同阶段的国家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

中国能源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学术顾问周大地 在讲演中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双碳”目标的时候,深刻的论述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我们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国,我们各种温室气体加起来排放接近140亿吨,占全球总量30%,其中二氧化碳已经到110多亿吨,能源相关的排放接近100亿吨了,其他工业过程还有13亿吨。

“十四五”期间就是要把碳排放的增量逐渐降下来,并且研究制定各行业,各领域,各地方具体达峰时间和峰值控制目标,而且要尽快的明确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和技术路径。

 

能源低碳化的根本途径,实际上是要尽可能用非化石能源,风电,光电,水电,核电,生物质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比如说地热,比如说潮汐等等来替代化石能源。我们目前有80%以上的能源都是煤、石油、天然气,我们要从现在的能源结构转型成为基本上全是非化石能源,一次能源要从目前的煤油气为基础,转变为光风水核一次电力为基础,尽可能淘汰化石能源开发运输和转换过程。

航空水运方面目前还在探索如何实现低碳道路,国际社会对空运水运的低碳发展问题是高度重视,不管是民用航空组织,还是国际水陆运输机构,一直在讨论,可能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在探讨如何来推动航空或者水运燃料的低碳化。因为他们现在在碳排放之中大约占4%,有些国家可能比例更高一些。

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技术创新和技术示范,比如说短途电动飞机,生物航煤已经搞了十几年,电动船舶现在在内陆和沿海也都在试行。另一方面,有不同的燃料设想,包括氢燃料,氨,甲醇,以及过渡性的用LNG等等来替代目前用的柴油和航煤。但是,刚才提到这些燃料其实能量密度都不如目前我们用的柴油或者航煤,另有经济性的考量,所以对于大型远程空运和水运零碳动力系统和燃料仍然缺乏明确方案。

中国需要及早的开展航空和水运低碳技术的研发。因为,一方面,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路货运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家。另一方面,过去美欧两家是主要的民用航空制造国垄断市场,现在中国已经把C919搞出来了,即将开始大规模的商用,而且929也在积极研发。咱们发动机也开始进入了实用阶段。

真正实现航空航海的零碳排放还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我们现在不可能一步到位,目前还是在技术路线探讨之中,技术本身,不管是发动机,还是原料,还是动力系统,还是以后的飞行器或者船,还有非常长的时间去努力。但是现在我们应该开始就把近期能做的事做起来,比如说国内航运。

空运低碳也不完全只是飞机本身的问题,其中营运优化减碳目前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做,减少飞机的滞空时间,提高营运的负载负荷率,优化各种航运路线。另一方面机场各种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等等这些都还是有大量可做的事。

水运方面也是,不要光盯着远航远洋大船,那个可能做起来最难,但是内陆沿海的船舶,因为以后我们一次能源要变成以电力为主,那我们要在这个体系下尽量考虑动力的低碳化,充分利用电力系统,包括蓄电池的,包括燃料电池的,以及近期有一段时间还可以通过LNG替代等等,也不是说非要等几十年以后。

周大地还强调: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的航运空运组织相关的在低碳领域的活动,力争主动,要研发提前,政策提前,国际合作,力争主动。从国家政策,从科研方向,金融投资等等方面都需要一起来配合,争取国家的支持,开展航运和空运的低碳排放碳中和路径的方案研究来做到上下结合,及早起步。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教授海闻 在讲演中表示:

当下,发达国家经济恢复比较缓慢,同时他们的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现在比较严峻,所以全球可能会进入一个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状况。发展中国家情况也不好。在这样的通货膨胀情况下,全球经济是严重放缓。

中国经济前三个季度增长是3.0%,全年原计划是5.5%。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通常我们说是总需求不足,现在的问题是有三个方面的压力,中央明确的指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政府通过很多政策在刺激经济,首先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手段就是降准降息,M2货币供给今年以来已经增长了12%,这个数据也是比较有利的货币政策,通过大力降息带增加货币供给。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减税和基建,今年的广义财政支出到现在为止是增加了12.8%。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根据现在出现的问题,通常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比较有效的。但是现在还有其他问题,包括供给的冲击,预期的转弱。这样的话,我们还需要通过其他政策来刺激经济。

首先包括优化防疫政策来修复消费,消费是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就业,另一方面是供给,怎么通过优化防疫措施来修复消费。

实体经济我们要找到新的增长点按,新的增长点现在两个重点,一个是数字经济,一个是新能源产业。这几年我们数字经济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占GDP比重也在不断地增加。同时在新能源方面,风电光伏发展方面也有很大的起色。

服务业也是非常重要的,服务业在发达国家,一个经济到越来越成熟的时候,服务业比重是越来越高的。全球服务业比重平均是占到70%左右,发达国家都是将近75%,甚至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服务业达到80%左右。这个服务业不仅仅是餐饮,其实服务业是帮助制造业提高附加值的重要行业。我们现在很多制造业需要提高它的品牌意识,需要提高附加值,这里面很大程度是要来自于服务业。再有服务业本身也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因为它的幅度特别广,层次特别多,所以我们现在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

还有更重要的是要提升企业家和消费者的信心和预期,二十大报告里面首次提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仅是不动摇的问题,而是怎么样发展壮大。还有支持中小微的企业发展,这个对就业来讲就更加重要。我们需要在政治、法律、行业准入、金融投资等各个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国际贸易总的来讲是这么几个特点,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贸易可能会出现放缓的状况,当然中国商品出口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首先看一下全球贸易的发展,WTO预计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会降到1%,2022年当时预测是3.5%,这个降的幅度会比较大。从另一方面来讲,前段时间运输费用特别高,从企业来讲可能降低费用,但是作为航运界来讲可能这不是一件好事儿。

全球的经贸是受欧美经济的影响的,因为美国、欧盟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三个进口经济的比重。欧盟市场占到全球货物进口的29%,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是在欧洲,美国占13%,中国占12%。如果欧洲再加上英国基本上占到了三分之一,因此这些国家的经济衰退,进口能力的减弱,肯定对全球的贸易是有影响的。我们现在和韩国作为主要出口国,2021年我们比较高,2022年就开始下滑,到2022年7月份出口增速再继续回落。

美国进口量占全球的比重,最大的是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占到全球贸易将近20%。电信设备,自动化产品,药品等等,这都是美国占全球进口的比重。欧盟也差不多,欧盟进口最大的是药品,占全球贸易总量将近40%。因此,当他们的经济放慢的时候,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市场需求就会减弱。

欧美经济衰退也会影响我们的商品出口,可以说欧美市场占了我们总出口的三分之一,但是现在份额是在下降,一方面是经济衰退,另一方面是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变化以后使得现在欧美市场比重在下降。美国对华进口在逐渐缩减,尽管有数据说明贸易战并没有影响多少,实际上美国对华缩减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对欧洲出口还是相对比较稳定。另一方面我们对欧盟出口份额在不断提升。

那么中国哪些产品对欧美依赖程度比较大?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到25%以上,对欧盟动植物,包括低产业产品占的比重比较大,甚至超过了50%。我们把这些产品比重再乘上中国自己这些产品的重要性可以看到,欧美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行业影响力,最大的是机电,音响,设备,零件,附件,按照影响类别来看对中国电子机械影响是最大的,反过来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影响反而小一些,这里面跟产品本身性质有关。因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基本上是属于生活必需品多一些,所以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会低一点。对于机电产品,当然价格好了,收入高了,他可以多进口。但是如果经济不景气了,进口就减少。

那么看看未来对于全球贸易的趋势,首先区域贸易和合作正在加强,一方面可以看到全球保护主义在上升,供应链在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全球化是不会终结,因为它的利益驱动,科技推动,国际分工,现在一些人认为全球化要终结,实际上是不会的,虽然中间会有一些波折,但是总的来讲这几个方面的驱动使得全球化趋势,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因素依然存在。

因为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等等,它对全球原有格局会有影响。现在全球区域内的贸易协定,包括自由贸易协定数量在2021年是大幅上升,大家都觉得我的供应链不能太长了,比如说就近的供应链更加安全一点。尽管现在没有到每个国家都封闭起来,但是大家非常担心供应链太长对国家经济风险的增大,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地区里的贸易协定是不断增加,这时候有可能成为以中国,以欧洲,以美国,三个地方为核心,各自相互独立又竞争的价值链体系,这是一种可能性。

第二个地缘摩擦冲击对国际贸易冲击是比较频繁。可以讲最好的时间确实是过去了,二三十年非常紧密友好的关系,现在地缘政治不断地冲击贸易,除了俄乌以外,中美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冲击我们都是要认真评估的(将来)。2018-2022年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减少了72.6亿美元,份额下降了2.9个百分点。

第三个趋势,中国的产业链可能部分外移,不一定是完全,有些是重组。目前我们现在对外投资反而是加快的,对外投资意味着有些在原来国内生产的,这里不光是外国对我们的投资,包括我们某些产业的转移,这些转移最重要的产业包括汽车、医药、计算机、通信,专有设备,现在对外投资是在增加,这些对外投资增加也可能意味着某些产业链的外移。

总的来讲,一方面对外投资增加,某些产业链外移,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核心的技术或者是外国对中国的替代,因为短期内更多的还是合作。目前来看,中国制造业体量庞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真正能够完全承接目前中国的体量,我们的产业链在往上移动,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产业链会真正的转移。

最后从经济角度看一下未来航运航空业的挑战与机遇。首先短期的挑战是受到国际贸易增长放缓的挑战,国际贸易放缓可能国际航运市场受到负面冲击。另外,国际国内都因为疫情受到旅行限制,再加上经济下行对全球,不光是国外,包括中国居民收入减少,这个肯定也会影响国内的航空航运业。

长期的挑战,一个是中美的长期对抗,这个看来不是短期的问题,利益的冲突,政治的冲突,使得中国和美国和西方贸易的增长是放缓的,美国占中国出口比重从2001年20%下降到现在的17%,日本的比重在过去10年里面从16.9%下降到4.9%,所以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增长缓慢,当然将会影响中国和这些国家航运和航空业。

还有产业链重组,现在产业链发展有一种趋势,就是说在缩短产业链,另外大国之间的内循环,包括中国自己本身提到内循环为主,这样也会对国际航空航运产生一定的挑战。

怎么应对这些挑战呢?短期主要是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开源节流,减少损失。甚至可以做一些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因为面对未来的挑战,规模经济还是非常重要。长期建议寻找新的市场,运用新的技术,同时发展新的业务,使得航空航运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机遇确实也有,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国家对华贸易,像欧美国家重要性的下降,另一方面是现在也有一些国家排名正在上升,增长率是很快的,比如说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等,东南亚一带现在增长很快,也包括南美像墨西哥、智利,甚至中东一些地区,但是它的规模比较小,这上面还排不到最前面。

进口最快的国家,越南从28名已经增长到了第8,很多国家的份额都在增加,包括伊拉克,中东地区的排名,后面这些增长速度都是比较快的,这是将来可能航空航运一些新的机遇。

国内机遇,首先国内长期看好,我是搞发展经济学,从发展经济学来看,现在并没有完成我们的起飞,任何国家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我们称之为“起飞”,就是说从农耕社会到一个发达经济,中间包括城镇化,工业化,大概需要有四五十年的时间,中国现在可以说城镇化并没有完全完成,我们的工业也在逐渐的升级,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等等。从长期来看,中国从中等收入逐渐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发展,因此我们未来如果不出现大的波动和其他外在因素的话,我们应该仍然有5-8%潜在的增长率,这样的话对航空,我到国内一些地方发现完全靠汽车还是不行的,当你收入发展以后,你是不愿意坐四五个小时汽车,更希望是通过航空,特别是直线航空的需求。

另外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内循环为主的情况下,对国内的航空航运需求会比较大啊。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不断地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于11月22日在上海开幕,论坛各项活动将持续到24日。本届论坛在虹口区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举行,主题为“共促绿色、智慧、韧性的全球航运业新发展”。

论坛由1个开幕式暨主论坛、2个平行论坛和6个专题论坛组成。其中,开幕式暨主论坛将邀请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领导、相关友好国家部长级嘉宾致辞,联合国相关机构负责人、知名经济学家和能源专家等进行主题演讲。

两个平行论坛即“国际海运论坛”和“国际航空论坛”,将分别围绕“绿色、智慧、韧性供应链中的国际海运业发展新格局”以及“共享数字经济机遇,共建绿色智慧民航”两个主题,邀请航运业界及产业链各方专家和代表交流探讨、分享思路、凝聚共识。

六个专题论坛将分别聚焦航运相关安全与合作、救助与打捞、数字与智能、绿色与低碳、司法与仲裁、金融与保险等开展对话交流。

本次组委会办公室广泛征集首届论坛以来上海在航运领域的重要成果,将在开幕式上进行发布。这些成果涵盖国际合作交流、枢纽能级提升、服务功能完善、行业前沿洞察等四大方面10余项,充分体现了一年来各方在推动航运事业进步中作出的努力。

“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共同主办,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虹口区人民政府、中远海运集团、中国东方航空集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上海机场集团等承办。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只为更广泛的传递航运市场相关信息,转载文章绝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构成任何导向及应用建议。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