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随着前海妈湾跨海通道右线接收井中,直径15.53米的“妈湾号”泥水平衡盾构机破岩而出,目前国内在建最大直径的海底盾构隧道——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右线正式实现贯通。
妈湾跨海通道右线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交通建设重点示范工程,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中铁南方投资集团、中铁隧道局集团共同建设,也是深圳市首条跨海通道。该工程起于前海妈湾港区的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处,终于宝安大铲湾片区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及金湾大道-西乡大道交叉口,线路全长8.05公里,分为地面道路和地下道路两部分,地下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地面道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40公里。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分为右线和左线,中铁隧道局负责承建的右线部分——深圳妈湾跨海通道2标,项目盾构段全长2063米,是整条线路的控制性工程。
妈湾通道右线的贯通,是我市今年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的重大突破。该工程具有世界级工程难度,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填海区域松软地层掘进、穿越海底高水压长距离软硬不均地层及全断面硬岩地层等世界级海底隧道施工难题。
来自中铁隧道局的项目总工程师王彬彬介绍,为攻克这些难题,建设方为大国重器“妈湾号”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量身定制”了多项针对性的设计,创新使用常压换刀技术、刀具实时监测系统、大流量泥水环流系统以及伸缩摆动式主驱动系统等多项前沿技术。通过良好的施工管理,这些针对性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盾构掘进施工效率,过程中项目实现了单日最高掘进10米的海底大盾构日掘进全国纪录。
该工程建设中还大力推进智能化建造技术应用,依托中铁隧道局“智慧盾构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系统综合分析全工序施工数据,实现对掘进参数实时智能监控、自动预警,确保了超大直径盾构水下高效、连续、安全掘进,为我国海底隧道智能化建造做出重要探索。
在绿色环保建设方面,工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水准建设泥水处理中心,科学优化泥水管路设计,实现了管内泥浆100%收集,达到了泥浆零泄漏、零污染的管控标准,兼顾了工程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妈湾跨海通道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深圳路网结构,连接起南山港区的疏港货运交通,并兼顾联通妈湾、赤湾、大铲湾等片区的客运交通,实现前海片区的客货分离和过境分离,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便捷深圳市民交通出行,为深圳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来源:深圳特区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只为更广泛的传递航运市场相关信息,转载文章绝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构成任何导向及应用建议。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