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航集团、丹佛斯等航运、船舶领域领导者齐聚武汉,探讨内河船舶电气化转型技术路径,并发布《长江航运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倡议》,开启了行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湖北 · 武汉 ——7月13日,“电化长江,‘零碳’有道”船舶电气化技术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 该论坛由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长航集团)主办,由丹佛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湖北省航海学会共同承办。论坛汇集航运行业“政企学研”重要代表,深入探讨内河船舶电气化技术应用的实施路径。
大会期间,参会代表联合签署了《长江航运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倡议》,这是中国首个以内河航运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为目标的倡议书,是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2022年10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积极、领先响应。签署企业一致承诺将紧盯减碳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创新驱动,坚持合作共赢,进一步促进长江航运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切实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提升航运产业绿色化发展水平。
本次论坛主要聚焦船舶电气化与安全保障技术、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产业发展这一主题。与会者分别从内河船舶绿色动力系统及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绿色智能船舶研发、电池与船舶技术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享。丹佛斯则从欧洲船舶电气化实践和系统安全保护方案的角度分享了公司在该领域的领先技术和成功实践。
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在大会主旨发言上说道:“船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航运业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意义重大。长航集团发起的这一倡议将加快长江航运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为中国乃至全球内河航运脱碳进程带来重要的参考,同时还将助力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内河航运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航运业排放已成为我国沿海、内河港口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主要港口,船舶的尾气排放已成为当地重要污染源,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当地的 9%-37% 、二氧化硫排放量占7%-59%。内河航运业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丹麦驻华大使马磊(Thomas Østrup Møller)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 他认为丹中两国在绿色航运领域的积极合作将创造深远的价值:“中国是全球最大、最领先的造船业基地之一, 而丹麦则拥有丹佛斯等多家领先的绿色航运技术和创新性解决方案企业。 双方独特的优势为两国在这一领域加强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丹中两国加强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创新性的电动或者电池驱动解决方案在航运领域的快速应用,为行业实现减排做出贡献。 ”
长航集团总经理丁磊表示:“我们将与包括丹佛斯在内的业内同仁一道,更好地汇聚各方资源优势,加强业务创新跨界融合,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不遗余力推进绿色智能航运科技创新及数字化转型发展,为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长江海事局,长江航道局,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第七一一研究所、第七一九研究所,广船国际,宁德时代,武汉理工大学,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等机构负责人和行业专家代表参会。
丹佛斯致力于船舶与海工行业数十年,无论是通行在江河湖海的客船或货船,还是执行海上项目的船舶,都能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混合动力和完全电气化解决方案。在船舶的每个角落,从机舱到通风系统,从货船甲板到居住舱,丹佛斯可以针对特定的电机控制提供具体的建议,帮助优化推进器、泵、绞车、压缩机或风机的性能。
丹佛斯船舶海工领域解决方案在国内外都有领先的应用。在丹麦南部运营的全电动中型渡轮Ellen号,由丹佛斯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在航行过程中已经完全实现零排放,与现有的传统渡轮相比,每年减少近4000吨二氧化碳排放,其电动系统的能效高达87.4%,是传统柴油渡轮动力系统的两倍多。
长江流域第一艘纯电动公务船“海巡12909”号船搭载0.68Mwh磷酸铁锂电池,电力系统采用了目前国际最新的直流组网供配电及驱动一体化技术,最大航速21km/h。该船的电力系统改造项目的关键设备直流组网配电及驱动变频柜交由丹佛斯传动负责设计和制造。自2019年4月份交付使用以来,该船已累积运行2878小时,使用电量239,698度,减碳167吨。该船采用的绿色动力解决方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它是国内第一条满足 《纯电池动力船舶检验指南》(2019) 要求的船只,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海巡12909”号已成为长江三峡绿色动力示范船,打造了存量船纯电池动力系统成功改造的蓝本。
来源:长江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只为更广泛的传递航运市场相关信息,转载文章绝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构成任何导向及应用建议。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